摘要 | 第7-9页 |
ABSTARCT | 第9-10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谷氨酸受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 第12-15页 |
1.1 谷氨酸受体的分类特点 | 第12-13页 |
1.2 谷氨酸受体的结构特点 | 第13-15页 |
2 植物中谷氨酸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2.1 植物中谷氨酸受体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15-16页 |
2.1.1 拟南芥中AtGLRs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15-16页 |
2.1.2 番茄中SlGLRs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16页 |
2.1.3 苹果中MdGLRs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16页 |
2.2 植物中谷氨酸受体的功能分析 | 第16-21页 |
2.2.1 谷氨酸受体基因在根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2.2.2 谷氨酸受体基因在叶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2.3 谷氨酸受体基因在花粉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2.2.4 谷氨酸受体基因在种子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5 谷氨酸受体基因在其他方面的功能研究 | 第20-21页 |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蔷薇科谷氨酸受体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1.2 化学试剂 | 第23页 |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4页 |
1.3.1 序列的收集与鉴定 | 第23页 |
1.3.2 蛋白序列和内含子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3-24页 |
1.3.3 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分析 | 第24页 |
1.3.4 基因复制模式和共线性分析 | 第24页 |
1.3.5 dn/ds的计算 | 第24页 |
1.4 R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1.5 荧光定量PCR | 第25-28页 |
1.5.1 RNA的消化和反转录 | 第25-26页 |
1.5.2 荧光定量引物的设计 | 第26页 |
1.5.3 荧光定量 | 第26-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2.1 蔷薇科GLR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34页 |
2.1.1 蔷薇科GLR家族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 第28-32页 |
2.1.2 蔷薇科GLR基因的进化过程 | 第32-34页 |
2.2 GLR1&GLR2亚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9页 |
2.2.1 植物中GLR1&GLR2属于姐妹分化枝 | 第34-35页 |
2.2.2 植物GLR1&2基因在串联复制过程中结构域大量丢失 | 第35页 |
2.2.3 选择压力在GLR1&2亚家族中所起的作用 | 第35-36页 |
2.2.4 GLR1&2基因在乔木类物种的扩张 | 第36-39页 |
2.3 GLR1&2基因在形成层中大量表达 | 第39-43页 |
3 讨论 | 第43-46页 |
3.1 植物GLR1&2亚家族的特点 | 第43-44页 |
3.2 植物GLR1&2基因参与形成层的发育过程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梨谷氨酸受体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1.2 化学试剂 | 第47页 |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页 |
1.3.1 基因结构分析 | 第47页 |
1.3.2 序列比对 | 第47页 |
1.3.3 进化时间计算 | 第47页 |
1.4 总RNA的提取 | 第47页 |
1.5 荧光定量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2.1 梨GLRs第三亚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54页 |
2.1.1 梨GLRs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47-48页 |
2.1.2 梨GLR3的进化时间分析 | 第48-51页 |
2.1.3 梨GLR3基因结构分析 | 第51-54页 |
2.2 梨GLR3组织定位分析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PbrGLR3.3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56-7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6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1.2 花粉试验 | 第57-58页 |
1.2.1 花粉的离体培养 | 第57页 |
1.2.2 花粉的处理 | 第57页 |
1.2.3 花粉的观察和数据处理 | 第57页 |
1.2.4 花粉中反义寡核甘酸技术的应用 | 第57-58页 |
1.2.5 花粉管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测定 | 第58页 |
1.3 总RNA的提取 | 第58页 |
1.4 荧光定量 | 第58页 |
1.5 载体的构建 | 第58-64页 |
1.5.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58-59页 |
1.5.2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59页 |
1.5.3 PbrGLR3.3基因的克隆 | 第59-60页 |
1.5.4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 第60-62页 |
1.5.5 质粒小量提取法和大量提取法 | 第62-64页 |
1.6 亚细胞定位 | 第64-66页 |
1.6.1 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 | 第64-65页 |
1.6.2 烟草叶片瞬时转化法 | 第65-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2.1 PbrGLR3.3在花粉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66-67页 |
2.2 PbrGLR3.3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 | 第67-68页 |
2.3 D-Ser促进花粉管生长 | 第68-69页 |
2.4 PbrGLR3.3能调控胞内钙离子浓度 | 第69-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