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筑群风致干扰效应及工程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低矮建筑风荷载特性的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1.2.1 现场实测方法 | 第10-11页 |
1.2.2 风洞试验方法 | 第11页 |
1.2.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1-12页 |
1.3 风致干扰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风致干扰效应 | 第12-13页 |
1.3.2 低矮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CFD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16-27页 |
2.1 近地风特性 | 第16-19页 |
2.1.1 大气边界层 | 第16-17页 |
2.1.2 平均风特性 | 第17-18页 |
2.1.3 脉动风的主要特性 | 第18-19页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 | 第19-23页 |
2.2.1 控制方程 | 第19-22页 |
2.2.2 Reynolds时均运动方程 | 第22-23页 |
2.2.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3页 |
2.3 湍流物理模型 | 第23-26页 |
2.3.1 湍流黏度模型 | 第23-25页 |
2.3.2 雷诺应力模型(RSM)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 第27-3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代表性模型风荷载现场实测及风洞试验结果 | 第27-29页 |
3.3 代表性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9-34页 |
3.3.1 计算域与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3.3.2 参数设置 | 第30-31页 |
3.3.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页 |
3.3.4 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低矮双坡屋面建筑间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 第35-45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1.1 两栋低矮建筑间的干扰效应 | 第35-36页 |
4.2 两栋不同高度低矮建筑间干扰效应的数值模拟 | 第36-38页 |
4.2.1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4.2.2 边界条件与参数 | 第37-38页 |
4.3 模拟结果 | 第38-44页 |
4.3.1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4.3.3 干扰系数在抗风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基于台风数据的村镇建筑群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62页 |
5.1 引言 | 第45-46页 |
5.1.1 低矮建筑群间的干扰效应 | 第45-46页 |
5.2 厦门自动气象站 | 第46-50页 |
5.2.1 自动气象站的选址 | 第46-47页 |
5.2.2 自动气象站的搭建 | 第47-48页 |
5.2.3 气象站数据接收与处理 | 第48-50页 |
5.3 “莫兰蒂”台风登陆数据 | 第50-52页 |
5.3.1 莫兰蒂台风简介 | 第50-51页 |
5.3.2 莫兰蒂台风实测数据 | 第51-52页 |
5.4 实际村镇建筑群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61页 |
5.4.1 建筑群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5.4.2 边界条件与参数 | 第53-54页 |
5.4.3 结果分析 | 第54-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