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固结黏土中矩形锚板/基础的承载力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锚板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基础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5-18页 |
2 锚板承载力数值分析方法 | 第18-25页 |
2.1 锚板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2 有限元模型 | 第18-25页 |
2.2.1 模型参数选取 | 第18-20页 |
2.2.2 模型设置 | 第20-22页 |
2.2.3 模型验证 | 第22-25页 |
3 锚板承载力的研究 | 第25-50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土强度及埋深的影响 | 第26-29页 |
3.3 长宽比的影响 | 第29-37页 |
3.4 倾角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土重叠加方法验证 | 第39-40页 |
3.6 锚板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40-48页 |
3.6.1 考虑土的非均质度的锚板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41-43页 |
3.6.2 考虑长宽比的锚板承载力系数计算公式 | 第43-45页 |
3.6.3 锚板承载力系数计算总公式及应用 | 第45-46页 |
3.6.4 公式的验证 | 第46-48页 |
3.7 小结 | 第48-50页 |
4 基础承载力的研究 | 第50-65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有限元模型 | 第50-55页 |
4.2.1 模型参数及设置 | 第50-53页 |
4.2.2 模型验证 | 第53-55页 |
4.3 条形与圆形基础承载力的研究 | 第55-60页 |
4.4 锥形基础承载力的研究 | 第60-63页 |
4.5 小结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 | 第71-73页 |
附录B 论文中模型计算结果数据表 | 第7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