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第17-22页 |
一、宏观环境 | 第17-19页 |
(一) 政治环境分析 | 第17页 |
(二) 经济环境分析 | 第17-18页 |
(三)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18页 |
(四) 技术环境分析 | 第18-19页 |
二、微观环境 | 第19-22页 |
(一) 平安银行简况 | 第19页 |
(二) 平安银行整体经营规模 | 第19-20页 |
(三)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战略 | 第20页 |
(四)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存款业务 | 第22-23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贷款业务 | 第23-24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非息收入业务 | 第24-25页 |
(四)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 | 第25-26页 |
二、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一)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业务规模 | 第27页 |
(二)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三)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1-41页 |
一、存款规模小、负债成本高 | 第31-36页 |
(一) 零售活期存款占比低、定期存款定价较高 | 第31-33页 |
(二) 零售业务息差逐渐收窄 | 第33-35页 |
(三) 零售贷款业务的存款转换率低 | 第35-36页 |
二、缺乏客户黏性,客户质量差 | 第36-38页 |
(一) 管理零售客户资产户均规模小 | 第36-37页 |
(二) 私人银行、高价值客户占比低 | 第37-38页 |
三、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过松及风控不严 | 第38-41页 |
(一) 不良认定偏离度大于1 | 第38-39页 |
(二) 个人经营贷款占零售不良贷款比重高、不良率居高不下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一、充分利用集才综合金融资源与平台,拓展渠道合作 | 第41-42页 |
(一) 充分迁徙集才优质客户 | 第41页 |
(二) 优化交叉销售模式,整合营销资源 | 第41-42页 |
二、优化业务结构,健全产品体系 | 第42-45页 |
(一) 扩大零售基础客户数量 | 第42-43页 |
(二) 加大零售活期存款获取力度、创新存款方式 | 第43-44页 |
(三) 优化贷款结构、增加住房按揭贷款比重 | 第44-45页 |
三、做强私人银行,强化财富管理能力 | 第45-48页 |
(一) 打造综合化产品服务体系 | 第45-46页 |
(二) 借助科技赋能改变传统模式 | 第46-48页 |
(三) 提升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 | 第48页 |
四、完善内控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 第48-50页 |
(一) 严控资产质量 | 第48页 |
(二) 加强合规风险管控 | 第48-49页 |
(三) 加强风险队伍建设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