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7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钙钛矿材料的简介 | 第13-25页 |
1.2.1 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 | 第13-17页 |
1.2.2 钙钛矿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17-22页 |
1.2.3 钙钛矿材料的基本分类 | 第22-25页 |
1.3 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技术 | 第25-40页 |
1.3.1 溶液旋涂法 | 第26-27页 |
1.3.2 热注入法 | 第27-28页 |
1.3.3 配体辅助再沉积法 | 第28-30页 |
1.3.4 超声法 | 第30-31页 |
1.3.5 微波法 | 第31-32页 |
1.3.6 热蒸镀法 | 第32-33页 |
1.3.7 浸泡法 | 第33-34页 |
1.3.8 气固结晶法 | 第34-35页 |
1.3.9 气相沉积法 | 第35-36页 |
1.3.10 喷涂合成法 | 第36-37页 |
1.3.11 印刷法 | 第37-38页 |
1.3.12 蒸汽辅助结晶法 | 第38-39页 |
1.3.13 物理研磨法 | 第39页 |
1.3.14 溶剂热法 | 第39-40页 |
1.4 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在相关器件上的应用 | 第40-56页 |
1.4.1 金属卤素钙钛矿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 第40-44页 |
1.4.2 金属卤素钙钛矿在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 第44-49页 |
1.4.3 金属卤素钙钛矿在光电探测器上的应用 | 第49-52页 |
1.4.4 金属卤素钙钛矿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52-56页 |
1.5 提高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及其器件稳定性的主要策略 | 第56-62页 |
1.5.1 A/B位离子掺杂取代策略 | 第57-58页 |
1.5.2 表面钝化策略 | 第58-59页 |
1.5.3 表面涂层策略 | 第59-60页 |
1.5.4 低维结构策略 | 第60-61页 |
1.5.5 优化成膜工艺策略 | 第61-62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第二章 钾离子辅助合成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带构建稳定的柔性光电探测器 | 第74-94页 |
2.1 引言 | 第75-7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76-78页 |
2.2.1 材料来源 | 第7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7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78-90页 |
2.3.1 提出(C_4H_9NH_3)_2PbBr_4纳米带生长机理 | 第78-79页 |
2.3.2 验证(C_4H_9NH_3)_2PbBr_4纳米带生长机理 | 第79-83页 |
2.3.3 探究(C_4H_9NH_3)_2PbBr_4纳米带性质 | 第83-85页 |
2.3.4 (C_4H_9NH_3)_2PbBr_4纳米带光电探测器 | 第85-9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三章 室温沉积双相CsPbBr_3-CsPb_2Br_5纳米晶构建稳定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第94-114页 |
3.1 引言 | 第95-9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96-99页 |
3.2.1 材料来源 | 第96-97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98-99页 |
3.2.4 器件制造 | 第9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0页 |
3.3.1 双相CsPbBr_3-CsPb_2B_5纳米晶的合成与性质 | 第99-101页 |
3.3.2 双相CsPbBr_3-CsPb_2B_5纳米晶的热稳定性 | 第101-108页 |
3.3.3 基于双相CsPbBr_3-CsPb_2B_5纳米晶LED的稳定性 | 第108-11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4.2 展望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