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用户体验理论研究 | 第18-22页 |
2.1 用户体验概述 | 第18-19页 |
2.1.1 用户体验定义 | 第18页 |
2.1.2 用户体验理念 | 第18-19页 |
2.2 用户体验在界面设计中的一般流程 | 第19-20页 |
2.3 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4 用户体验的核心载体—界面 | 第21页 |
2.4.1 用户体验与界面的联系 | 第21页 |
2.4.2 界面的概述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基于用户体验的服装类电商网站界面的研究 | 第22-32页 |
3.1 基于用户体验的服装类电商网站界面设计原则 | 第22-26页 |
3.1.1 以用户为中心原则 | 第22页 |
3.1.2 一致性原则 | 第22-25页 |
3.1.3 优先原则 | 第25页 |
3.1.4 易用性原则 | 第25-26页 |
3.1.5 少即是多原则 | 第26页 |
3.2 服装类电商网站用户体验战略层的研究 | 第26-27页 |
3.3 服装类电商网站用户体验范围层的研究 | 第27-28页 |
3.4 服装类电商网站用户体验结构层的研究 | 第28-29页 |
3.5 服装类电商网站用户体验框架层的研究 | 第29-31页 |
3.6 服装类电商网站用户体验表现层的研究 | 第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基于用户体验五要素提出服装类电商网站界面的设计流程 | 第32-46页 |
4.1 战略层(Strategi clayer) | 第32-33页 |
4.1.1 网站目标 | 第32-33页 |
4.1.2 用户调研 | 第33页 |
4.1.3 用户需求 | 第33页 |
4.2 范围层(Range layer) | 第33-34页 |
4.2.1 确定主要功能和内容 | 第33-34页 |
4.3 结构层(Structure layer) | 第34-35页 |
4.3.1 设计信息架构 | 第34页 |
4.3.2 逻辑上的交互设计 | 第34页 |
4.3.3 思维导图 | 第34-35页 |
4.4 框架层(Framework layer) | 第35-39页 |
4.4.1 界面设计 | 第35-38页 |
4.4.2 导航设计 | 第38页 |
4.4.3 信息设计 | 第38页 |
4.4.4 原型图设计 | 第38-39页 |
4.5 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 | 第39-44页 |
4.5.1 网站风格定位 | 第39页 |
4.5.2 文字设计 | 第39-41页 |
4.5.3 图形设计 | 第41-42页 |
4.5.4 色彩设计 | 第42-43页 |
4.5.5 动态效果设计 | 第43-44页 |
4.6 界面设计评估 | 第44-45页 |
4.6.1 界面评估标准 | 第44页 |
4.6.2 模糊评估法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基于用户体验的服装类电商网站界面设计实例应用 | 第46-72页 |
5.1 潮流起义的战略层分析—用户需求的确立 | 第46-49页 |
5.1.1 潮流起义的网站目标 | 第46页 |
5.1.2 潮流起义用户调研 | 第46-48页 |
5.1.3 潮流起义的用户需求 | 第48-49页 |
5.2 潮流起义的范围层分析—功能和内容的确立 | 第49-50页 |
5.2.1 潮流起义的主要功能 | 第49-50页 |
5.2.2 潮流起义的内容需求 | 第50页 |
5.3 潮流起义的结构层分析—逻辑架构和交互设计 | 第50-57页 |
5.4 潮流起义的框架层分析—原型图的设计 | 第57-61页 |
5.5 潮流起义的表现层分析设计—视觉设计 | 第61-67页 |
5.5.1 潮流起义的界面风格 | 第61页 |
5.5.2 潮流起义的logo绘制 | 第61-62页 |
5.5.3 潮流起义的配色 | 第62-67页 |
5.6 设计评价 | 第67-69页 |
5.6.1 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 第67-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6 总结及未来发展 | 第72-74页 |
6.1 论文成果总结 | 第72页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2页 |
6.3 论文研究的局限及下一步工作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1 | 第78-8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