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第14-15页
        1.2.2 交通评价指标研究第15-16页
        1.2.3 交通关联度及控制子区划分研究第16-17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基于非线性综合指标评价的交叉口信号分类控制第19-39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交叉口的单指标评价第20-23页
        2.2.1 突发事件下的交叉口第20-21页
        2.2.2 交叉口的交通评价指标第21-23页
    2.3 交叉口的多指标评价第23-28页
        2.3.1 多指标线性综合法第25-26页
        2.3.2 多指标非线性综合法第26-27页
        2.3.3 多指标线性综合与非线性综合对比第27-28页
    2.4 基于非线性综合指标评价的交叉口分类控制第28-32页
        2.4.1 交叉口的可控性分析第29页
        2.4.2 可控交叉口的控制目标第29-30页
        2.4.3 粒子群算法求解目标函数第30-32页
    2.5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第32-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基于交通需求和关联度计算的交叉口群划分第39-56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交叉口交通需求计算第39-43页
        3.2.1 排队最远点模型第39-41页
        3.2.2 改进的排队最远点模型第41-42页
        3.2.3 交通需求的量化第42-43页
    3.3 相邻交叉口关联度计算第43-44页
    3.4 关联交叉口群的划分第44-47页
        3.4.1 相关参数计算第45-46页
        3.4.2 基于层次聚类的关联交叉口群划分第46-47页
    3.5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第47-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基于延误最小和饱和度均衡的折线型路径协调控制第56-76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基于延误最小的关键路径相位差优化第57-65页
        4.2.1 折线型关键协调路径的延误模型第57-64页
        4.2.2 非关键路径的协调控制第64-65页
    4.3 基于饱和度均衡的关键路径绿信比优化第65-68页
        4.3.1 基于饱和度均衡的交叉口信号优化模型第65-67页
        4.3.2 fmincon函数求解模型第67-68页
    4.4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第68-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工作总结第76-77页
    5.2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为逻辑引导的共享单车交互设计系统研究
下一篇:过饱和状态下交叉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