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高压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IEC 60287标准计算方法第9-10页
        1.2.2 IEC 60853标准计算方法第10-11页
        1.2.3 电缆温度场及载流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电缆载流量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第14-19页
    2.1 基于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方法第14-17页
    2.2 边界条件选取第17-18页
        2.2.1 模型边界条件选取第17-18页
        2.2.2 模型边界距离选取第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电缆载流量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第19-34页
    3.1 实验平台简介第19-20页
        3.1.1 实验平台概况第19页
        3.1.2 升流原理介绍第19页
        3.1.3 数据监测系统简介第19-20页
    3.2 载流量模拟实验第20-27页
        3.2.1 高压电缆1950A稳态实验第20-22页
        3.2.2 高压电缆870A阶跃1500A实验第22-24页
        3.2.3 高压电缆850A阶跃1700A实验第24-27页
    3.3 有无外热源对电缆导体温度计算的影响第27-29页
    3.4 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正确性验证第29-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电缆载流量计算模型的工程应用第34-49页
    4.1 220kV麒天甲乙线线路情况介绍第34页
    4.2 参数选取第34-40页
        4.2.1 电缆本体参数的选取第34-36页
        4.2.2 土壤环境温度第36-37页
        4.2.3 土壤热阻系数第37-39页
        4.2.4 土壤比热容第39-40页
    4.3 220kV麒天甲乙线载流量瓶颈位置的分析第40-43页
        4.3.1 瓶颈点仿真计算第40-42页
        4.3.2 瓶颈点分析第42-43页
    4.4 220kV麒天甲乙线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第43-45页
        4.4.1 监测内容第43页
        4.4.2 数据分析第43-44页
        4.4.3 麒天甲乙线表面监测数据对计算模型的验证第44-45页
    4.5 220kV麒天甲乙线载流量提升仿真计算第45-48页
        4.5.1 双回电缆0.5小时1500A暂态计算第45-46页
        4.5.2 单回电缆0.5小时1700A暂态计算第46-47页
        4.5.3 单回电缆2小时1600A暂态计算第47-48页
        4.5.4 实验平台最大紧急负荷模拟计算第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下一步工作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件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供电局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