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现状分析第11-16页
        1.2.1 国外先进电网公司的配调运行管理模式第11-13页
        1.2.2 我国电网公司的配网调度管理运行模式第13-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运行现状及分析第18-29页
    2.1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运行现状第18-22页
        2.1.1 配网调度组织架构第19-20页
        2.1.2 配网调度管理现状第20-21页
        2.1.3 配网设备管理现状第21-22页
    2.2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的运行状况第22-24页
        2.2.1 配网调度运行主要问题第22页
        2.2.2 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的必要性第22-23页
        2.2.3 东莞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的可行性第23-24页
    2.3 东莞供电局配调集约化管理模式的选择第24-28页
        2.3.1 地区大集中模式第24-25页
        2.3.2 城区+县/区集中模式第25页
        2.3.3 分布式模式第25-26页
        2.3.4 东莞配网集约化管理模式选择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第29-52页
    3.1 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初期建设第29-35页
        3.1.1 初期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及其分工配置第29-31页
        3.1.2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管理策略第31-33页
        3.1.3 该阶段的关键技术支持第33-35页
    3.2 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中期建设第35-41页
        3.2.1 中期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及其分工配置第35-38页
        3.2.2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管理策略第38-40页
        3.2.3 该阶段的关键技术支持第40-41页
    3.3 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末期建设第41-47页
        3.3.1 末期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及其分工配置第41-45页
        3.3.2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管理策略第45页
        3.3.3 该阶段的关键技术支持第45-47页
    3.4 配网调度集约化后的人员分配算法研究第47-51页
        3.4.1 配网各专业人员配置原则第47页
        3.4.2 配网各专业人员配置测算方法第47-48页
        3.4.3 东莞供电局测算实例第48-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东莞供电局配网调度集约化系统管理策略研究第52-73页
    4.1 配电网综合停电管理策略研究第52-59页
        4.1.1 综合停电管理研究第52页
        4.1.2 综合停电管理流程优化第52-54页
        4.1.3 东莞供电局综合停电信息平台建设第54-59页
    4.2 配网运行图纸管理策略研究第59-63页
        4.2.1 配网运行图纸发布流程第59-60页
        4.2.2 东莞供电局配网运行图纸管理系统建设第60-63页
    4.3 配电网事故异常处置策略研究第63-65页
        4.3.1 配电网事故异常处置原则第63页
        4.3.2 原配电网事故异常处置策略的流程及不足第63页
        4.3.3 改进后的配电网事故异常处置流程及功能建设第63-65页
    4.4 智能电网下配电网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第65-72页
        4.4.1 智能电网发展对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的机遇和挑战第66-67页
        4.4.2 智能电网下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应对措施第67-71页
        4.4.3 智能电网下东莞供电局的配调集约化管理第71-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件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Ni-YSZ阳极气体与离子传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