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的知识生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1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1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2.2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3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理解”问题的历史演变 | 第15-25页 |
1.1“理解”问题的过去 | 第15-20页 |
1.1.1古希腊时期的“理解”问题 | 第15-17页 |
1.1.2近代认识论中的“理解”问题 | 第17-20页 |
1.2当代的理解问题 | 第20-25页 |
1.2.1理解与说明的对立 | 第20-23页 |
1.2.2从科学说明到科学理解 | 第23-25页 |
第二章科学理解与知识 | 第25-33页 |
2.1科学理解的知识向度 | 第25-26页 |
2.2科学理解的知识操控论 | 第26-29页 |
2.2.1威尔肯菲尔德的操控论 | 第26-27页 |
2.2.2对操控论的反驳与回应 | 第27-29页 |
2.2.3操控论的启示 | 第29页 |
2.3操控的科学理解与知识应用 | 第29-30页 |
2.4科学理解与知识增长 | 第30-33页 |
2.4.1科学理论与知识的关系 | 第31页 |
2.4.2科学理解的本质说明 | 第31-33页 |
第三章科学理解的知识生成应用 | 第33-39页 |
3.1从求知识向求理解的科学活动目标转变 | 第33-36页 |
3.1.1科学理解对不确定性的把握 | 第33-34页 |
3.1.2追求科学理解的科学观的内容 | 第34-36页 |
3.2教育领域 | 第36-39页 |
3.2.1追求科学理解的教学设计 | 第36-38页 |
3.2.2追求科学理解的教育评价机制 | 第38-39页 |
第四章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