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4 涉及本论文的主要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 | 第18-21页 |
2.1 受托责任理论及其评述 | 第18页 |
2.2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海关税管审计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1-27页 |
3.1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现状 | 第21-23页 |
3.1.1 海关内部审计介绍 | 第21-22页 |
3.1.2 风险导向海关内部审计 | 第22页 |
3.1.3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现状 | 第22-23页 |
3.2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2.1 海关现有审计模式陈旧及审计质量不足 | 第23-24页 |
3.2.2 审计样本抽取不全面 | 第24页 |
3.2.3 审计信息化不足 | 第24-25页 |
3.3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7页 |
3.3.1 审计执行质量不足 | 第25-26页 |
3.3.2 审计抽样质量不高 | 第26页 |
3.3.3 审计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海关税收征管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27-38页 |
4.1 使用“戴明循环”理论改善审计质量 | 第27-29页 |
4.1.1 戴明循环简介 | 第27-28页 |
4.1.2 戴明循环对海关审计的改善 | 第28-29页 |
4.2 审计风险计量模型在海关内部审计抽样技术中的使用 | 第29-32页 |
4.2.1 量化风险的科学抽样及审计风险模型 | 第29-30页 |
4.2.2 模型重构 | 第30-31页 |
4.2.3 风险计量模型运用 | 第31-32页 |
4.3 加快审计智能化建设 | 第32-38页 |
4.3.1 “大数据”理念的运用 | 第32-35页 |
4.3.2 税收征管审计特征数据池建设 | 第35-38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及建议 | 第38-48页 |
5.1 案例分析 | 第38-41页 |
5.1.1 税管中心简介 | 第38页 |
5.1.2 税管中心模拟审计 | 第38-40页 |
5.1.3 模拟审计总结 | 第40-41页 |
5.2 完善海关税收征管审计的建议 | 第41-45页 |
5.2.1 健全优化审计整改机制,彻底整改不留隐患 | 第41-42页 |
5.2.2 树立审计服务意识,构建海关和谐的内部环境 | 第42-43页 |
5.2.3 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有效性 | 第43页 |
5.2.4 改进审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 第43-44页 |
5.2.5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5.3 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大数据思维 | 第45-4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