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墩台结构(下部结构)论文--保护装置论文

FRP组合式防撞箱防撞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3页
    1.2 国内外桥梁防撞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船桥碰撞机理研究第13-15页
        1.2.2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第15-17页
        1.2.3 FRP耐撞性及其防撞应用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0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船桥碰撞及FRP防撞研究基础第22-39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桥梁船撞力经典计算方法第22-26页
    2.3 基于MSM的船撞力求解第26-29页
        2.3.1 船舶撞击桥墩力学模型第26-27页
        2.3.2 撞击响应求解第27-29页
    2.4 FRP材料防撞研究相关理论第29-37页
        2.4.1 FRP层合板理论及其力学特性第30-33页
        2.4.2 FRP失效准则及材料性能退化方案第33-36页
        2.4.3 FRP层合板损伤及耗能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钢-FRP组合式防撞箱防撞性能分析第39-5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组合防撞箱的提出第39-40页
        3.2.1 组合原理第39-40页
        3.2.2 组合防撞箱结构组成第40页
    3.3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第40-48页
        3.3.1 有限元模型尺寸第41-42页
        3.3.2 工况及接触定义第42-43页
        3.3.3 材料模型参数第43-46页
        3.3.4 撞击响应有限元结果第46-48页
    3.4 撞击响应理论值和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第48-51页
        3.4.1 撞击响应理论值第48-49页
        3.4.2 对比分析第49-51页
    3.5 组合式防撞箱防撞性能分析第51-57页
        3.5.1 裸墩、FRP组合式防撞箱防护工况第51-53页
        3.5.2 FRP组合式防撞箱防撞性能进一步分析第53-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FRP层合板铺层方式优化研究第59-93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对称层合板组合结构刚度研究第59-67页
        4.2.1 型钢—层合板组合截面刚度理论计算第60-65页
        4.2.2 型钢—层合板组合截面刚度有限元计算第65-67页
        4.2.3 理论和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第67页
    4.3 层合板防撞性能研究第67-75页
        4.3.1 对称层合板防撞性能分析第68-72页
        4.3.2“米”字形铺层结构单元数量研究第72-75页
    4.4 层合板铺层角度顺序优化第75-92页
        4.4.1 遗传算法第76-83页
        4.4.2 层合板铺层优化第83-85页
        4.4.3 铺层优化结果分析第85-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FRP钢管组合结构防撞分析第93-109页
    5.1 研究目的第93页
    5.2 组合结构钢管层数研究第93-98页
        5.2.1 有限元模型尺寸及工况第93-94页
        5.2.2 组合结构抗撞性能结果分析第94-97页
        5.2.3 各工况抗撞性能评价第97-98页
    5.3 钢管对齐方式研究第98-102页
        5.3.1 结构撞击响应第99-100页
        5.3.2 动力刚度第100-101页
        5.3.3 结构性能评价第101-102页
    5.4 FRP钢管结构防撞应用第102-105页
        5.4.1 FRP钢管组合防撞箱第102-103页
        5.4.2 防撞箱防撞性能分析第103-105页
        5.4.3 组合防撞箱结构形式分析第105页
    5.5 FRP组合式防撞箱对比分析第105-108页
        5.5.1 防撞箱变形及耗能第105-107页
        5.5.2 迎撞侧箱室刚度分析第107-108页
        5.5.3 防撞性能对比分析第108页
    5.6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09-110页
    6.2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建路面芯样的固有各向异性研究
下一篇:大型门机回转支承断齿故障的设计缺陷有限元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