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8页 |
·微生物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 第13页 |
·国内外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免疫学方法 | 第13-14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4-15页 |
·生物电化学方法 | 第15-18页 |
·智舌原理及其应用简介 | 第18-22页 |
·智舌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页 |
·智舌的结构和原理 | 第18页 |
·国内外电子舌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电子舌模式识别方法 | 第21-22页 |
·智舌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原理 | 第22-25页 |
·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 第22-24页 |
·智舌检测培养基的原理 | 第24-2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第25-2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智舌快速检测微生物实验平台构建 | 第28-42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28-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9页 |
·电极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检测方法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3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区分辨识效果判别依据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智舌检测池的设计与构建 | 第33-35页 |
·电极的选取 | 第35-39页 |
·特异性培养基的确定 | 第39-40页 |
·钯电极PCA区分效果图与其生长曲线对比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智舌快速定量检测微生物方法建立 | 第42-57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和菌种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43页 |
·电极处理方法 | 第43页 |
·检测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浊度法测定不同接种浓度面包酵母的生长曲线 | 第44页 |
·智舌监测面包酵母不同菌种浓度的培养基总功率的生长趋势 | 第44-45页 |
·总功率生长曲线拟合的模型选取 | 第45-52页 |
·模型拟合曲线检测阈的确定以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2-54页 |
·模型对已知样品的预测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方法的实际应用研究 | 第57-71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57-58页 |
·主要试剂和菌种 | 第57页 |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58页 |
·电极处理方法 | 第58页 |
·检测方法 | 第58-59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70页 |
·酿酒酵母智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9-63页 |
·深红酵母智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3-66页 |
·大肠杆菌智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