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性、进出口与国际碳排放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网络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一、世界贸易网络研究 | 第19页 |
二、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贸易网络研究 | 第19-20页 |
三、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贸易网络研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与碳排放效应 | 第21-26页 |
一、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与碳排放效应 | 第21-23页 |
二、不同维度下的贸易环境效应及碳排放效应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的传导机制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进出口的碳排放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29-34页 |
一、基本模型建立 | 第29-31页 |
二、碳排放供求与对外贸易 | 第31-3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网络中心性、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碳排放现状 | 第35-49页 |
第一节 样本国(地区)网络中心性分析 | 第35-42页 |
一、中介中心性现状 | 第35-39页 |
二、特征向量中心性现状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样本国(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样本国(地区)人均碳排放发展现状 | 第44-48页 |
一、样本国(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分布 | 第44-46页 |
二、样本国(地区)及中国碳排放量对比 | 第46-47页 |
三、样本国(地区)人均碳排放量排名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9-71页 |
第一节 变量、数据与模型 | 第49-55页 |
一、贸易网络中心性指标测算 | 第49-51页 |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51-55页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55页 |
第二节 变量统计特征及相关检验 | 第55-59页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55-57页 |
二、平稳性检验 | 第57-58页 |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59-70页 |
一、全样本实证分析 | 第59-66页 |
二、分样本实证分析 | 第66-68页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68-7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1-7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72-75页 |
一、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 第72页 |
二、提高网络特征向量中心性、控制网络中介中心性 | 第72-73页 |
三、促进高碳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 第73页 |
四、合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规避“污染避难所”效应 | 第73-74页 |
五、积极鼓励减排技术创新,完善碳排放规制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