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 新课改 | 第11页 |
(二) 教研组 | 第11页 |
(三) 教研活动 | 第11页 |
(四) 教研组教研活动 | 第11-12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五、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一) 合作竞争理论 | 第15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新课改下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总体状况 | 第18-24页 |
一、A校及教研组活动的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一) A校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二) A校教研组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三) A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 | 第20-21页 |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和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新要求 | 第21-22页 |
(一) 适应新课改的教师素质要求 | 第21-22页 |
(二) 新课改对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新要求 | 第22页 |
三、目前新课改下教研组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课改下A校教研组教研活动活动的现状分析 | 第24-44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34页 |
(一) 问卷回收统计 | 第24页 |
(二)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描述统计 | 第24-26页 |
(三) 教师参与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态度的统计分析 | 第26-34页 |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34-39页 |
(一) 对6位领导层教师的访谈 | 第34-38页 |
(二) 四位教研组长的访谈 | 第38-39页 |
三、集体备课是个案学校的特色 | 第39-40页 |
四、影响教研组教研活动有效性开展的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一) 校领导对教研组教研活动不够重视 | 第40-41页 |
(二) 教师教研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研动机缺乏 | 第41页 |
(三) 教研活动缺乏学科教师间的合作 | 第41-42页 |
(四) 考核教研活动的评价体系缺失 | 第42页 |
(五) 高质量的教研示范不到位 | 第42页 |
(六) 教研活动的目标不明确 | 第42-43页 |
(七) 学区化管理导致教研组教研活动不能有效开展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新课改下提高教研组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建议 | 第44-54页 |
一、学校层面 | 第44-48页 |
(一) 学校注重教师教研意识的培养及教师的培训 | 第44-45页 |
(二) 学校创建合理的教师教研考核制度 | 第45-47页 |
(三) 学校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 第47-48页 |
二、教研组层面 | 第48-52页 |
(一) 教研组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加强教研组制度建设 | 第48-49页 |
(二)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织,提高教师素质 | 第49页 |
(三) 教研组长的重新定 | 第49-51页 |
(四) 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形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开展 | 第51-52页 |
三、教师要进行反思和重塑职业价值观 | 第52-54页 |
(一) 教师自身反思 | 第52-53页 |
(二) 教师重塑职业价值观 | 第53-54页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附录一: 新课改下的中学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附录二: 中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三: 访谈记录表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