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营销理论概述 | 第14-21页 |
2.1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2.1.1 4Ps和4Cs营销理论 | 第14-15页 |
2.1.2 STP理论 | 第15-17页 |
2.1.3 SWOT分析法 | 第17页 |
2.2 电信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21页 |
2.2.1 电信市场的6Ps营销理论 | 第17-19页 |
2.2.2 电信客户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与营销“五要素”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31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5页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2-24页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24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5-28页 |
3.2.1 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3.2.2 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3.3.1 国内移动支付的竞争格局 | 第28-29页 |
3.3.2 国内三大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的竞争态势 | 第29页 |
3.4 消费者需求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31-39页 |
4.1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4.1.1 公司概况 | 第31页 |
4.1.2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4.1.3 翼支付业务在公司战略目标中的重要性 | 第32页 |
4.2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32-36页 |
4.2.1 公司战略转型 | 第32-34页 |
4.2.2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4.2.3 人力资源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4.3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SWOT分析 | 第36-39页 |
4.3.1 发展优势 | 第36-38页 |
4.3.2 存在劣势 | 第38页 |
4.3.3 外部机遇 | 第38页 |
4.3.4 外部威胁 | 第38-39页 |
第5章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STP战略 | 第39-44页 |
5.1 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细分 | 第39-41页 |
5.2 翼支付业务的目标市场选择 | 第41-42页 |
5.3 翼支付业务的市场定位 | 第42-44页 |
第6章 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的营销策略 | 第44-53页 |
6.1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思路 | 第44页 |
6.2 产品策略 | 第44-47页 |
6.2.1 产品品牌策略 | 第44-45页 |
6.2.2 产品组合策略 | 第45-47页 |
6.2.3 完善产品体系 | 第47页 |
6.3 价格策略 | 第47-48页 |
6.4 渠道策略 | 第48-50页 |
6.4.1 三大渠道策略 | 第48-50页 |
6.4.2 用户拓展渠道策略 | 第50页 |
6.4.3 商户拓展渠道策略 | 第50页 |
6.5 促销策略 | 第50-53页 |
6.5.1 广告宣传策略 | 第50-51页 |
6.5.2 多样化的促销手段 | 第51-53页 |
第7章 电信翼支付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3-59页 |
7.1 机制体制保障 | 第53页 |
7.2 网络体系保障 | 第53-55页 |
7.3 技术安全保障 | 第55-56页 |
7.3.1 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 第55页 |
7.3.2 交易过程安全 | 第55页 |
7.3.3 手机终端安全 | 第55-56页 |
7.3.4 翼支付的安全应用 | 第56页 |
7.4 人力资源保障 | 第56-59页 |
7.4.1 领导力建设 | 第57页 |
7.4.2 专业人才培养 | 第57页 |
7.4.3 员工能力建设 | 第57-59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8.1 结论 | 第59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