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区域自然地理学论文--中国自然地理论文

北京延庆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地质公园GIS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6-17页
第2章 延庆地质公园概况第17-26页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第17-18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8页
    2.3 地质公园规模第18页
    2.4 主要地质遗迹概述第18-26页
        2.4.1 主要地质遗迹分布及类型划分第18-22页
        2.4.2 主要地质遗迹价值综述第22-26页
第3章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概述第26-35页
    3.1 GIS的二次开发第26-29页
        3.1.1 GIS二次开发方式第26-28页
        3.1.2 组件技术与组件式GIS第28-29页
    3.2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概述第29-35页
        3.2.1 SuperMap GIS第29-33页
        3.2.2 Visual Studio 2005和Visual C第33-34页
        3.2.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第34-35页
第4章 延庆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第35-51页
    4.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第35-36页
        4.1.1 设计目标第35页
        4.1.2 设计原则第35-36页
    4.2 系统分析第36-37页
        4.2.1 用户需求分析第36-37页
        4.2.2 系统功能分析第37页
    4.3 系统体系结构第37-38页
    4.4 系统功能设计第38-44页
        4.4.1 系统主要功能第38-39页
        4.4.2 系统详细功能第39-44页
    4.5 延庆地质公园GIS数据库设计第44-49页
        4.5.1 GIS数据库第44-45页
        4.5.2 空间数据库第45-47页
        4.5.3 属性数据库第47-49页
    4.6 系统界面设计第49-51页
第5章 延庆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第51-66页
    5.1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第51-54页
        5.1.1 安装软件硬件环境综述第51页
        5.1.2 创建系统工程第51-54页
    5.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54-58页
        5.2.1 数据的来源与准备第54页
        5.2.2 数据的处理第54-58页
    5.3 系统实现第58-65页
        5.3.1 系统表示层实现第58-61页
        5.3.2 GIS组件层实现第61-64页
        5.3.3 业务层实现第64页
        5.3.4 数据访问层实现第64-65页
    5.4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解算航空重力异常
下一篇:室内全景三维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