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处理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9-10页
1 绪论第10-39页
    1.1 表面工程技术第10-15页
        1.1.1 表面工程概述第10页
        1.1.2 表面工程技术的涵义第10-11页
        1.1.3 表面工程的形成与发展第11-12页
        1.1.4 表面处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第12-13页
        1.1.5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第13-15页
    1.2 热扩渗技术第15-18页
        1.2.1 热扩渗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第15页
        1.2.2 热扩渗形成的基本条件第15页
        1.2.3 热扩渗技术的机理第15-16页
        1.2.4 热扩渗工艺分类第16-18页
    1.3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第18-28页
        1.3.1 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原理及其工艺第18页
        1.3.2 低压等离子体的物理概念及其产生方法第18-21页
        1.3.3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的分类第21-27页
        1.3.4 等离子热处理设备第27-28页
    1.4 奥氏体不锈钢及其表面强化技术第28-37页
        1.4.1 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及其组织性能第28页
        1.4.2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强化技术第28-30页
        1.4.3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技术第30页
        1.4.4 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技术第30-31页
        1.4.5 Kolsterising处理技术第31-34页
        1.4.6 基于低温超饱和法(LTCSS)的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第34页
        1.4.7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技术第34-37页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意义、目的第37-39页
2 201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的研究第39-54页
    2.1 实验部分第39-42页
        2.1.1 实验设备第39-40页
        2.1.2 实验材料第40页
        2.1.3 实验步骤第40-41页
        2.1.4 分析测试方法第41-42页
    2.2 实验结果第42-46页
        2.2.1 渗层的表面形貌与显微组织结构第42-43页
        2.2.2 渗层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3-44页
        2.2.3 渗层的显微硬度分析第44-45页
        2.2.4 渗层的耐蚀性能分析第45-46页
    2.3 分析讨论第46-53页
        2.3.1 不锈钢渗碳层硬化机理第46-47页
        2.3.2 活性碳原子的内扩散过程第47-49页
        2.3.3 处理时间对渗层厚度和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2.3.4 处理温度对渗层厚度和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2.3.5 不锈钢渗层硬度提高的机理第52-53页
    2.4 小结第53-54页
3 不同渗碳气体对渗碳效果的影响第54-70页
    3.1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1.1 实验装置与材料第54-55页
        3.1.2 实验过程与工艺第55页
        3.1.3 分析测试方法第55-56页
    3.2 实验结果第56-68页
        3.2.1 表面形貌第56页
        3.2.2 显微组织结构第56-57页
        3.2.3 渗层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57页
        3.2.4 试样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析第57-62页
        3.2.5 渗层的显微硬度第62页
        3.2.6 渗层的耐蚀性能第62-68页
    3.3 分析讨论第68-69页
    3.4 小结第69-70页
4 奥氏体不锈钢卡套低温离子渗碳处理的应用研究第70-84页
    4.1 不锈钢卡套的表面硬化处理技术第74-76页
    4.2 实验方法第76-79页
        4.2.1 实验装置第76-77页
        4.2.2 实验材料第77页
        4.2.3 实验工艺第77-78页
        4.2.4 实验过程第78页
        4.2.5 分析测试方法第78-79页
    4.3 实验结果第79-82页
        4.3.1 显微金相照片第79-80页
        4.3.2 渗层显微硬度分析第80-82页
    4.4 分析讨论第82-83页
    4.5 小结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频感应加热制作钎焊金刚石磨头的研究
下一篇:(Ti,X)N硬质膜系退膜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