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固结金刚石工具的特点 | 第9-10页 |
1.1.1 电镀金刚石工具的特点 | 第9页 |
1.1.2 烧结金刚石工具的特点 | 第9-10页 |
1.1.3 钎焊金刚石工具的特点 | 第10页 |
1.2 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基本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真空炉中钎焊 | 第10-11页 |
1.2.2 高频感应钎焊 | 第11页 |
1.3 钎焊金刚石工具研发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局限性 | 第11-15页 |
1.3.1 金刚石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钎焊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钎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课题的构想及可行性 | 第15-19页 |
1.4.1 本课题的构想 | 第15-17页 |
1.4.2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拟开展的工作 | 第19-22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5.2 本课题拟开展的工作 | 第20-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34页 |
2.1 钎焊试验材料选择 | 第22-23页 |
2.1.1 金刚石磨粒的选择 | 第22页 |
2.1.2 基体的选择 | 第22页 |
2.1.3 钎料的选择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3-29页 |
2.2.1 DC-PCVD设备 | 第23-24页 |
2.2.2 感应钎焊设备 | 第24-28页 |
2.2.3 钻孔试验装置 | 第28-29页 |
2.3 试验工艺路线 | 第29-31页 |
2.3.1 镀膜工艺路线 | 第29-30页 |
2.3.2 高频感应钎焊工艺路线 | 第30-31页 |
2.4 试样表征分析 | 第31-34页 |
2.4.1 观测试样的制备 | 第31-32页 |
2.4.2 形貌分析及物相分析 | 第32页 |
2.4.3 拉曼(Raman)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2.4.4 热分析及能谱分析 | 第33页 |
2.4.5 钎料与基体的硬度测试 | 第33-34页 |
3 Ni-Cr合金钎料钎焊金刚石的研究 | 第34-53页 |
3.1 Ni基合金钎焊镀膜金刚石的研究构想 | 第34页 |
3.2 Ni-Cr-B-Si钎料的物相特征及反应热分析 | 第34-37页 |
3.2.1 钎料物相分析 | 第34-35页 |
3.2.2 钎料热分析 | 第35-37页 |
3.3 Ni-Cr-B-Si钎焊金刚石的工艺路线 | 第37-38页 |
3.4 DC-PCVD DLC膜的沉积及表征 | 第38-46页 |
3.4.1 DLC膜的沉积 | 第38-40页 |
3.4.2 DLC膜的表征分析 | 第40-46页 |
3.5 钎焊无镀膜金刚石与镀膜处理后金刚石的结构对比分析 | 第46-51页 |
3.5.1 Ni基钎料与基体界面及无镀膜金刚石钎焊后金相形貌 | 第46-47页 |
3.5.2 Ni基钎料与金刚石之间点能谱分析 | 第47-49页 |
3.5.3 钎焊后无镀膜金刚石与镀膜金刚石表面形貌结构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Cu基钎料感应钎焊等离子体处理后金刚石的研究 | 第53-69页 |
4.1 Cu基钎料钎焊等离子体处理后金刚石的研究构想 | 第53-54页 |
4.2 Cu-Sn-Ti钎料的物相特征及热分析 | 第54-57页 |
4.3 Cu-Sn-Ti钎焊金刚石的工艺路线 | 第57-58页 |
4.4 钎焊无镀膜与镀膜处理后金刚石的结构 | 第58-67页 |
4.4.1 Cu基钎料与基体之间金相 | 第59-60页 |
4.4.2 能谱分析 | 第60-64页 |
4.4.3 钎焊无镀膜与镀膜处理后金刚石形貌结构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磨削试验 | 第69-76页 |
5.1 硬度测试 | 第69-70页 |
5.2 金刚石磨头的磨损形式比较 | 第70-75页 |
5.2.1 磨粒磨损形式 | 第71-73页 |
5.2.2 不同金刚石磨头磨损形式与加工孔的个数比较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6.2 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获奖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