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 第10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列车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0-13页 |
1.3.1 列车状态监测技术国外发展与应用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发展与应用 | 第12页 |
1.3.3 国内外状态监测技术比较 | 第12-13页 |
1.4 列车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方案制定 | 第15-18页 |
2.1 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5页 |
2.2 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2.3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6页 |
2.3.1 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 第16页 |
2.3.2 可扩展性 | 第16页 |
2.3.3 方便使用性 | 第16页 |
2.3.4 针对性 | 第16页 |
2.4 监测系统方案制定 | 第16-18页 |
3 新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结构概述及检测参数的确立 | 第18-25页 |
3.1 新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结构概述 | 第18-23页 |
3.1.1 动力系统概述 | 第18-19页 |
3.1.2 传动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3.1.3 制动系统概述 | 第20-22页 |
3.1.4 液压系统概述 | 第22-23页 |
3.2 监测点的选取与布置 | 第23-25页 |
4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5页 |
4.1 监测系统的硬件选型 | 第25-39页 |
4.1.1 监测系统检测模块 | 第26-33页 |
4.1.2 多路开关的选型 | 第33-34页 |
4.1.3 PLC的选型 | 第34-37页 |
4.1.4 触摸屏的选型 | 第37-38页 |
4.1.5 蓄电池的选型 | 第38-39页 |
4.1.6 直流转换器的选型 | 第39页 |
4.2 多路开关组合设计 | 第39-42页 |
4.2.1 多路开关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4.2.2 多路开关通道分配 | 第41-42页 |
4.3 PLC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4.3.1 RS232串行线的制作 | 第42-43页 |
4.3.2 PLC I/O具体分配 | 第43-44页 |
4.4 监测系统电源电路图 | 第44-45页 |
5 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5-58页 |
5.1 PLC监测程序设计 | 第45-56页 |
5.1.1 PLC多路开关通道选择程序设计 | 第46-47页 |
5.1.2 PLC模拟量监测程序设计 | 第47-50页 |
5.1.3 PLC机车速度监测程序设计 | 第50-54页 |
5.1.4 PLC报警处理程序 | 第54-56页 |
5.2 上位机系统的设计 | 第56-58页 |
5.2.1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56-58页 |
6 系统的调试与实验 | 第58-69页 |
6.1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6.2 实验内容 | 第58页 |
6.3 实验环境与设备 | 第58-59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59-68页 |
6.4.1 主界面实验图 | 第59-61页 |
6.4.2 制动系统实验图 | 第61-62页 |
6.4.3 液压系统实验图 | 第62-63页 |
6.4.4 传动系统实验图 | 第63-64页 |
6.4.5 趋势图实验图 | 第64-65页 |
6.4.6 事件显示实验图 | 第65-67页 |
6.4.7 留言板界面 | 第67-68页 |
6.5 实验结论 | 第68-69页 |
7 新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监测系统的装配 | 第69-74页 |
7.1 硬件安装过配中的抗干扰措施 | 第69-72页 |
7.1.1 干扰的形成 | 第69页 |
7.1.2 新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状态监测系统中主要的干扰类型 | 第69-70页 |
7.1.3 新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的抗干扰措施 | 第70-72页 |
7.2 操纵台面板设计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A 操纵台壳体工程图 | 第79-80页 |
附录B 操纵台支架工程图 | 第80-81页 |
附录C 操纵台面板工程图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