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QT的嵌入式数控系统G代码解释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数控一代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2-13页
    1.3 数控一代的关键共性技术特点第13-14页
    1.4 G代码解释器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5-16页
        1.5.1 课题研究内容第15页
        1.5.2 论文结构安排第15-16页
    1.6 课题研究的相关工具简介第16-19页
        1.6.1 Qt4简介第16-17页
        1.6.2 EPC-9200简介第17-19页
第2章 山科数控一代数控系统的简介第19-29页
    2.1 山科数控系统的主要特点第19-20页
    2.2 山科数控系统的实验机床选择第20-21页
    2.3 山科数控系统硬件设计第21-25页
        2.3.1 硬件设计第21-23页
        2.3.2 硬件模块结构设计第23-25页
    2.4 山科数控系统软件设计第25-28页
        2.4.1 软件设计第26-27页
        2.4.2 软件模块结构设计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山科数控系统的G代码分析第29-41页
    3.1 G代码概述第29页
    3.2 G代码语法结构分析第29-31页
    3.3 模态代码与非模态代码第31-32页
    3.4 G代码指令字第32-39页
        3.4.1 准备功能字:G第32-37页
        3.4.2 辅助功能字:M第37-38页
        3.4.3 进给功能字:F第38页
        3.4.4 主轴转速功能字:S第38页
        3.4.5 刀具功能字:T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G代码解释器的设计与实现第41-57页
    4.1 G代码解释器的结构设计第41-44页
        4.1.1 解释器工作的基本原理第42-43页
        4.1.2 G代码解释器的工作框架第43-44页
    4.2 G代码解释器的程序输入第44-45页
    4.3 G代码解释器的词法分析第45-49页
    4.4 G代码解释器的语法语义分析第49-51页
    4.5 G代码解释器的错误分析第51-54页
    4.6 典型G代码的实现第54-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G代码解释器仿真系统的设计第57-69页
    5.1 数控仿真系统界面的设计第58-66页
        5.1.1 数控解释器仿真系统的主界面第60页
        5.1.2 数控解释器仿真系统的程序编辑界面第60-65页
        5.1.3 数控解释器仿真系统的图形仿真界面第65-66页
    5.2 数控仿真系统的仿真设计第66-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实验验证第69-75页
    6.1 G代码解释器的仿真软件验证第69-71页
    6.2 G代码解释器的实际加工验证第71-73页
    6.3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7章 结论第75-77页
    7.1 项目总结第75页
    7.2 对未来发展的探讨和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3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83页
    二、参与项目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超声滚压强化加工技术及其表面完整性研究
下一篇:纳微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烧结过程晶粒生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