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数据中心网络L-DDoS及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4页 |
2.1 数据中心网络 | 第14-15页 |
2.1.1 数据中心网络特性 | 第14页 |
2.1.2 数据中心网络基本架构 | 第14-15页 |
2.2 L-DDoS攻击 | 第15-20页 |
2.2.1 攻击原理 | 第15-16页 |
2.2.2 攻击类型 | 第16-19页 |
2.2.3 攻击方式 | 第19-20页 |
2.3 L-DDoS异常检测算法 | 第20-22页 |
2.3.1 异常检测算法 | 第20-21页 |
2.3.2 基于SDN技术的检测算法 | 第21-22页 |
2.4 检测特征和指标 | 第22-23页 |
2.4.1 检测特征 | 第23页 |
2.4.2 检测性能指标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HMM-R模型的L-DDoS检测 | 第24-37页 |
3.1 Renyi熵概述 | 第24-26页 |
3.1.1 Renyi熵基本定义和性质 | 第24-26页 |
3.1.2 Renyi熵基本原理 | 第26页 |
3.2 HMM模型概述 | 第26-31页 |
3.2.1 贝叶斯网络 | 第26-27页 |
3.2.2 HMM模型 | 第27-28页 |
3.2.3 HMM模型基本原理 | 第28页 |
3.2.4 三个基本问题 | 第28-31页 |
3.3 HMM-R检测方案 | 第31-36页 |
3.3.1 总体架构 | 第31-32页 |
3.3.2 数据预处理 | 第32-33页 |
3.3.3 模型初始化 | 第33页 |
3.3.4 模型训练 | 第33页 |
3.3.5 模型检测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9页 |
4.1 实验数据 | 第37-38页 |
4.1.1 MITDARPA和CAIDA2007数据集 | 第37页 |
4.1.2 SDN仿真数据 | 第37-38页 |
4.2 MITDARPA和CAIDA2007数据分析 | 第38-43页 |
4.2.1 Renyi熵和香农熵性能对比 | 第38-40页 |
4.2.2 模型检测性能对比 | 第40-43页 |
4.3 SDN环境下仿真结果 | 第43-48页 |
4.3.1 模型检测性能对比 | 第43-44页 |
4.3.2 滑动窗口对比 | 第44-46页 |
4.3.3 鲁棒性 | 第46页 |
4.3.4 时间复杂度对比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5.1 总结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