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呼叫中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呼叫中心及CTI技术 | 第12-13页 |
1.3.1 呼叫中心概述 | 第12-13页 |
1.3.2 CTI呼叫技术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系统技术概述 | 第15-20页 |
2.1 MVC设计模式 | 第15-16页 |
2.2 Ajax技术 | 第16页 |
2.3 SSH框架 | 第16-19页 |
2.3.1 Struts | 第16-17页 |
2.3.2 Spring | 第17-18页 |
2.3.3 Hibernate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系统分析 | 第20-28页 |
3.1 系统建设目标 | 第20页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0-23页 |
3.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3.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3.3.1 技术可行性 | 第23页 |
3.3.2 经济可行性 | 第23-24页 |
3.3.3 操作可行性 | 第24页 |
3.4 系统用例分析 | 第24-26页 |
3.4.1 客户管理用例分析 | 第24-25页 |
3.4.2 坐席管理用例分析 | 第25页 |
3.4.3 系统管理用例分析 | 第25-26页 |
3.5 系统流程和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3.5.1 系统流程分析 | 第26-27页 |
3.5.2 系统结构分析 | 第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系统设计 | 第28-42页 |
4.1 系统设计方法 | 第28页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0页 |
4.2.1 功能模块设计 | 第28页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8-30页 |
4.2.3 系统网络架构 | 第30页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0-34页 |
4.3.1 设计原则 | 第30页 |
4.3.2 ER图设计 | 第30-31页 |
4.3.3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1-34页 |
4.4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4-38页 |
4.4.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4.4.2 客户管理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4.4.3 坐席管理流程设计 | 第36-37页 |
4.4.4 权限管理流程设计 | 第37-38页 |
4.5 业务时序设计 | 第38-41页 |
4.5.1 语音下载业务时序 | 第38-39页 |
4.5.2 系统管理业务时序 | 第39-40页 |
4.5.3 坐席管理业务时序 | 第40页 |
4.5.4 客户管理业务时序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系统实现 | 第42-53页 |
5.1 系统架构实现 | 第42-45页 |
5.1.1 应用层框架实现 | 第42-43页 |
5.1.2 服务层框架实现 | 第43-44页 |
5.1.3 数据持久层实现 | 第44页 |
5.1.4 双向通信协议实现 | 第44-45页 |
5.2 系统基础类实现 | 第45-46页 |
5.2.1 浏览器端基础类实现 | 第45-46页 |
5.2.2 服务端基础类实现 | 第46页 |
5.3 系统核心功能实现 | 第46-52页 |
5.3.1 客户管理功能实现 | 第46-48页 |
5.3.2 权限管理功能实现 | 第48-49页 |
5.3.3 坐席管理功能实现 | 第49页 |
5.3.4 语音下载功能实现 | 第49-52页 |
5.3.5 来电时间分析功能实现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53-57页 |
6.1 测试目标 | 第53页 |
6.2 测试流程 | 第53页 |
6.3 功能测试 | 第53-56页 |
6.4 测试结论 | 第5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结论 | 第57页 |
7.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