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9-20页 |
1.2.4 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纳税评估的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2.1 纳税评估的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2.1.1 纳税评估基本概念 | 第23页 |
2.1.2 纳税评估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2.1.3 纳税评估基本法律依据 | 第24-25页 |
2.2 多角度研究税收基础理论与纳税评估的关系 | 第25-27页 |
2.2.1 税收遵从理论与纳税评估 | 第25页 |
2.2.2 税收公平理论与纳税评估 | 第25-26页 |
2.2.3 税收效率理论与纳税评估 | 第26-27页 |
2.3 纳税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2.3.1 我国税收征管趋势和发展重心的需要 | 第27-28页 |
2.3.2 我国税收风险控制和提升税收遵从度的需求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纳税评估与其他征管职能关系研究 | 第30-37页 |
3.1 纳税评估与日常税收管理关系研究 | 第30-32页 |
3.1.1 日常税收管理与纳税评估的关系 | 第30-31页 |
3.1.2 纳税评估对日常税收管理的促进作用 | 第31-32页 |
3.2 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关系研究 | 第32-34页 |
3.2.1 税务稽查与纳税评估的关系 | 第32-33页 |
3.2.2 纳税评估对税务稽查的促进作用 | 第33-34页 |
3.3 纳税评估与纳税服务关系研究 | 第34-36页 |
3.3.1 纳税服务与纳税评估的关系 | 第34页 |
3.3.2 纳税评估对纳税服务的促进作用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层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现实困难 | 第37-48页 |
4.1 基层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4.1.1 纳税评估人员配备不合理 | 第37-38页 |
4.1.2 纳税评估任务下达不科学 | 第38-39页 |
4.1.3 纳税评估税企信息不对称 | 第39页 |
4.1.4 纳税评估绩效考评及后续管理不到位 | 第39-40页 |
4.2 基层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存在的困难 | 第40-43页 |
4.2.1 大企业纳税评估难度大 | 第40-41页 |
4.2.2 中小企业纳税评估走过场 | 第41-42页 |
4.2.3 纳税评估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 第42-43页 |
4.3 基层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现实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4.3.1 纳税评估法律体系仍需完备 | 第43-45页 |
4.3.2 纳税评估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 第45页 |
4.3.3 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尚需科学梳理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层税务机关纳税评估改革创新及成效-以淄博高新区国税局为例 | 第48-75页 |
5.1 纳税评估改革与创新 | 第48-55页 |
5.1.1 合理设置纳税评估机构 | 第48-49页 |
5.1.2 科学做好纳税评估案头分析 | 第49-50页 |
5.1.3 提高纳税评估人员综合能力 | 第50-51页 |
5.1.4 建立专业化纳税评估团队 | 第51-52页 |
5.1.5 建立纳税评估初审、复审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52-54页 |
5.1.6 建立多方信息高效融合纳税评估平台 | 第54-55页 |
5.2 专项纳税评估 | 第55-59页 |
5.2.1 专项纳税评估案例展示 | 第55-58页 |
5.2.2 专项纳税评估效用分析 | 第58-59页 |
5.3 专业化团队纳税评估 | 第59-64页 |
5.3.1 专业化团队纳税评估案例展示 | 第59-63页 |
5.3.2 专业化团队纳税评估效用分析 | 第63-64页 |
5.4 中小企业高效表格化纳税评估 | 第64-74页 |
5.4.1 高效表格化纳税评估案例展示 | 第64-73页 |
5.4.2 高效表格化纳税评估效用分析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