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1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1页
            1.2.2.1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16-18页
            1.2.2.2 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第18页
            1.2.2.3 科研评价机制运行现状研究第18-19页
            1.2.2.4 科研评价方法研究第19-20页
            1.2.2.5 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的实践探索第20-21页
            1.2.2.6 综述小结第2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页
        1.3.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3.2.1 实践意义第21-22页
            1.3.2.2 理论意义第22页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2-23页
        1.4.1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第22页
        1.4.2 科研评价第22-23页
        1.4.3 教师科研评价第23页
        1.4.4 机制与评价机制第23页
    1.5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 研究方法第24-26页
        1.6.1 文献研究法第24页
        1.6.2 实证分析法第24-25页
        1.6.3 访谈法第25-26页
第二章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6-36页
    2.1 科研评价的概念内涵和特点第26-27页
        2.1.1 科研评价的概念与内涵第26页
        2.1.2 科研评价的特点第26-27页
    2.2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概念与内涵、特点第27-28页
        2.2.1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概念与内涵第27页
        2.2.2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特点第27-28页
    2.3 科研评价机制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影响第28-31页
        2.3.1 对学校声誉的影响第28页
        2.3.2 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第28-31页
    2.4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主体第31-32页
    2.5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第32-33页
    2.6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程序和方法第33-36页
        2.6.1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程序第33-34页
        2.6.2 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方法第34-36页
第三章 国内外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36-43页
    3.1 国外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实践经验第36-39页
        3.1.1 美国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主要特点第36页
        3.1.2 英国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主要特点第36-37页
        3.1.3 美英两国大学教师科研评价之比较第37-38页
        3.1.4 对我国大学教师科研评价工作的启示第38-39页
    3.2 目前国内部分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实践与启示第39-43页
        3.2.1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经验第40页
        3.2.2 复旦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经验第40页
        3.2.3 华南理工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经验第40-41页
        3.2.4 厦门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经验第41页
        3.2.5 对国内其他大学教师科研评价工作的启示第41-43页
第四章 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现状分析第43-60页
    4.1 广西大学基本情况第43-44页
    4.2 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现状实证调研的实施方法及情况描述第44-45页
    4.3 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现状第45-50页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45-47页
        4.3.2 评价目的第47页
        4.3.3 评价方式与评价程序第47-49页
        4.3.4 激励机制第49-50页
        4.3.5 改革取得的成效第50页
    4.4 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第50-56页
        4.4.1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第51-53页
        4.4.2 评价方式不完善第53-54页
        4.4.3 没有推行“代表作制”,以质量和创新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尚未形成第54-55页
        4.4.4 忽视学科差异性,忽视不同研究类别的差异性第55页
        4.4.5 评价激励机制导向不合理第55-56页
    4.5 原因分析第56-60页
        4.5.1 外部评价的价值导向影响第56-58页
        4.5.2 学校内部管理不完善第58-60页
第五章 完善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议措施第60-67页
    5.1 牢固树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理念第60-63页
        5.1.1 政府层面理念的转变第61页
        5.1.2 学校层面理念的转变第61-63页
    5.2 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第63-64页
    5.3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64页
        5.3.1 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第64页
        5.3.2 教学科研同等对待第64页
    5.4 完善评价方式第64-65页
        5.4.1 弱化SCI,引用同行评议第64-65页
        5.4.2 合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第65页
        5.4.3 建立分类评价机制第65页
    5.5 完善激励机制第65-66页
        5.5.1 注重以公平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第65-66页
        5.5.2 加大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发展第66页
    5.6 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践行诚信文化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一: 关于“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现状”的访谈提纲—针对教师代表第74-75页
附录二: 关于“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现状”的访谈提纲—针对科研管理者第75-76页
附录三: 广西大学教师科研评价机制调研访谈记录摘要第76-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邯郸市安子岭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下一篇:固定化柚苷酶及其酶学性质与酶法制备柚皮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