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第10-13页 |
1.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第14-20页 |
1.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 第15-18页 |
1.3.2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 | 第18-19页 |
1.3.3 拉曼光谱分析与化学计量学 | 第19页 |
1.3.4 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选题及设计思路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与金纳米棒异质三聚组装体的拉曼增强传感快速检测双酚A | 第23-36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4-25页 |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4页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25页 |
2.3.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3 金纳米棒的制备 | 第26页 |
2.3.4 金、金纳米棒表面修饰及异质三聚体的组装 | 第26-27页 |
2.3.5 异质三聚体结构表征及光谱性质研究 | 第27页 |
2.3.6 基于异质三聚体拉曼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 | 第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2.4.1 异质三聚体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第27-30页 |
2.4.2 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33页 |
2.4.3 传感检测的特异性及应用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核-卫星状纳米组装体的拉曼增强传感快速检测黏蛋白 | 第36-47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36-37页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37-38页 |
3.3.2 银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8页 |
3.3.3 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38-39页 |
3.3.4 银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39页 |
3.3.5 金纳米棒的表面修饰 | 第39页 |
3.3.6 银纳米颗粒与金纳米棒形成核-卫星状纳米组装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4.1 银纳米颗粒、金纳米棒的制备表征 | 第40页 |
3.4.2 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征 | 第40-43页 |
3.4.3 传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3-45页 |
3.4.4 传感检测的特异性及应用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重水标记的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的方法 | 第47-56页 |
4.1 前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48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页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3.1 基于重水标记共聚焦拉曼光谱检测沙门氏菌的实验设计方案 | 第48-49页 |
4.3.2 沙门氏菌的活化 | 第49页 |
4.3.3 不同重水含量的培养基培养沙门氏菌 | 第49页 |
4.3.4 拉曼光谱定量检测沙门氏菌 | 第49-50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4.4.1 经不同浓度重水标记后沙门氏菌的表征 | 第50-53页 |
4.4.2 拉曼光谱定量检测沙门氏菌 | 第53-54页 |
4.4.3 拉曼光谱快速定量检测牛奶样品中沙门氏菌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重水标记结合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牛奶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 第56-63页 |
5.1 前言 | 第56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56-57页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6-57页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7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5.3.1 基于重水标记拉曼光谱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实验设计方案 | 第57-58页 |
5.3.2 在重水培养基中培养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 第58页 |
5.3.3 拉曼光谱定量检测每种食源性致病菌 | 第58页 |
5.3.4 拉曼光谱与主成分分析定性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 第58页 |
5.3.5 拉曼光谱检测牛奶样品的菌落总数 | 第58-59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5.4.1 不同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检测 | 第59-61页 |
5.4.2 主成分分析法定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第61页 |
5.4.3 牛奶样品中菌落总数的定量检测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63-65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3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