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42页 |
1.1 席夫碱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10-13页 |
1.1.1 席夫碱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 第10-11页 |
1.1.2 席夫碱化合物的分类 | 第11页 |
1.1.3 席夫碱化合物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荧光探针的简介 | 第13-18页 |
1.2.1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2 金属离子和荧光探针相互作用的机理分类 | 第14-18页 |
1.2.3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8页 |
1.3 聚集诱导型荧光探针 | 第18-38页 |
1.3.1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机理和分类 | 第20-22页 |
1.3.2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第22-38页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38-39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9-42页 |
2 基于AIE分子的席夫碱结构的铝离子荧光探针 | 第42-52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2.2.1 试剂 | 第43-44页 |
2.2.2 仪器 | 第44页 |
2.2.3 探针1的合成 | 第44-45页 |
2.2.4 测试样品的配制 | 第45页 |
2.2.5 细胞成像实验 | 第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2.3.1 探针1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的性质 | 第45-46页 |
2.3.2 探针1对铝离子检测的条件优化 | 第46-47页 |
2.3.3 探针1对铝离子的荧光检测 | 第47-48页 |
2.3.4 探针1和铝离子结合机理的研究 | 第48-49页 |
2.3.5 探针1对铝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49-50页 |
2.3.6 活细胞内对铝离子的荧光成像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 基于AIE分子的双席夫碱结构的汞离子荧光探针 | 第52-70页 |
3.1 引言 | 第52-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3.2.1 试剂和药品 | 第54-55页 |
3.2.2 仪器 | 第55页 |
3.2.3 探针2的合成 | 第55-56页 |
3.2.4 分析测试溶液的配制 | 第56-57页 |
3.2.5 细胞成像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8页 |
3.3.1 探针2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第57-59页 |
3.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59-60页 |
3.3.3 探针2对汞离子的识别研究 | 第60-63页 |
3.3.4 探针2对汞离子的抗干扰研究 | 第63-64页 |
3.3.5 探针2和汞离子结合模式的研究 | 第64-66页 |
3.3.6 探针2在活细胞中对汞离子的检测 | 第66-68页 |
3.3.7 探针2在实际水样中对汞离子的检测 | 第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基于水杨醛-2-萘胺席夫碱结构的锌离子荧光探针 | 第70-84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4.2.1 试剂 | 第71-72页 |
4.2.2 仪器 | 第72页 |
4.2.3 探针3的合成 | 第72-73页 |
4.2.4 分析测试实验 | 第73页 |
4.2.5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第73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73-83页 |
4.3.1 探针3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 第73-75页 |
4.3.2 探针3对水环境中锌离子的识别 | 第75-80页 |
4.3.3 探针3与锌离子结合模式的研究 | 第80-81页 |
4.3.4 锌离子检测试纸的制备研究 | 第81-83页 |
4.3.5 实际样品中锌离子的检测 | 第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锌离子配合物对特异性核酸的识别研究 | 第84-100页 |
5.1 引言 | 第84-8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6-89页 |
5.2.1 试剂 | 第86-87页 |
5.2.2 仪器 | 第87页 |
5.2.3 探针4的合成 | 第87-88页 |
5.2.4 分析测试实验 | 第88-89页 |
5.2.5 细胞成像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8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9-99页 |
5.3.1 探针4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第89-90页 |
5.3.2 探针4对锌离子的识别和检测 | 第90-95页 |
5.3.3 探针4-Zn2+配合物检测ssDNA的研究 | 第95-98页 |
5.3.4 探针4检测ssDNA的机理研究 | 第98-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总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8页 |
附录 | 第118-12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