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铝合金和镁合金焊接难点分析 | 第12-13页 |
1.3 镁/铝异种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熔焊 | 第13-16页 |
1.3.2 钎焊 | 第16页 |
1.3.3 扩散焊 | 第16-17页 |
1.3.4 摩擦焊 | 第17-19页 |
1.4 连续驱动摩擦焊 | 第19-21页 |
1.4.1 连续驱动摩擦焊原理 | 第19-20页 |
1.4.2 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参数 | 第20-21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3-26页 |
2.2.1 焊接设备和测温设备 | 第23-25页 |
2.2.2 表征分析设备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3.1 焊前准备 | 第27页 |
2.3.2 焊接过程 | 第27-28页 |
2.3.3 焊接温度场的测量 | 第28页 |
2.3.4 接头微观组织和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2.3.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3 镁/铝异种合金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试验 | 第30-51页 |
3.1 镁/铝异种合金连续驱动摩擦焊接探索性试验 | 第30-33页 |
3.1.1 试验方案 | 第30-31页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3.2 镁/铝异种合金连续驱动摩擦焊正交试验 | 第33-37页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3 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第37-40页 |
3.4 接头元素扩散分析 | 第40-43页 |
3.5 接头界面物相分析 | 第43页 |
3.6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43-45页 |
3.7 接头断口分析 | 第45-50页 |
3.7.1 宏观断口分析 | 第45-47页 |
3.7.2 微观断口分析 | 第47-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接头端面结构对镁/铝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51-69页 |
4.1 焊接温度的测量和基本理论与材料性能 | 第51-54页 |
4.1.1 测量焊接温度 | 第51-52页 |
4.1.2 基本理论 | 第52-54页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4-56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8页 |
4.3.1 接头宏观形貌分析 | 第56页 |
4.3.2 接头显微结构和界面扫描分析 | 第56-63页 |
4.3.3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63-64页 |
4.3.4 接头抗拉强度分析 | 第64-65页 |
4.3.5 接头断口分析 | 第65-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中间层对镁/铝异种合金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69-81页 |
5.1 试验方案 | 第69页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9-80页 |
5.2.1 接头显微组织和界面SEM分析 | 第69-74页 |
5.2.2 接头界面物相分析 | 第74-75页 |
5.2.3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75-76页 |
5.2.4 接头抗拉强度分析 | 第76-78页 |
5.2.5 接头断口分析 | 第78-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本课题结论 | 第81-82页 |
6.2 本课题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