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枪械论文--坦克机枪、舰用机枪、航空机枪论文

双管联动自动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仿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意义及价值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及价值第10-11页
    1.2 国外发展现状第11-15页
        1.2.1 单管航空自动武器第11-13页
        1.2.2 双管航空自动武器第13-14页
        1.2.3 转管航空自动武器第14-15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虚拟样机技术在兵器行业的应用第16-17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7-18页
第2章 新型双管联动自动机总体方案设计第18-25页
    2.1 双管联动自动机的特点第18-19页
    2.2 双管联动自动机的设计要求第19-20页
    2.3 新型双管联动自动机总体方案第20-23页
    2.4 双管联动自动机工作原理第23-24页
    2.5 双管联动自动机工作循图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内弹道建模与计算第25-32页
    3.1 内弹道时期膛压规律计算第25-28页
        3.1.1 内弹道时期基本假设第25页
        3.1.2 内弹道方程组第25-28页
    3.2 后效期膛压规律计算第28-29页
        3.2.1 后效期基本假设第28页
        3.2.2 后效期计算方程第28-29页
        3.2.3 后效期延续时间第29页
    3.3 内弹道时期及后效期膛压曲线计算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自动机结构设计第32-51页
    4.1 圆柱凸轮设计第32-36页
    4.2 加速机构设计第36-38页
    4.3 进弹机构设计第38-40页
    4.4 拨弹机构设计第40-44页
    4.5 闭锁机构设计第44-46页
    4.6 机匣设计第46-49页
    4.7 双管联动自动机总体机构的建立第49-50页
    4.8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双管联动自动机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1-73页
    5.0 ADAMS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第51-53页
        5.0.1 广义坐标的选择第51-52页
        5.0.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52页
        5.0.3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第52-53页
    5.1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第53-55页
        5.1.1 虚拟样机模型假设第53页
        5.1.2 虚拟样机模型的生成第53-55页
    5.2 电机功率估算第55-64页
        5.2.1 自动机运动学仿真第55-60页
        5.2.2 系统运动折算第60-62页
        5.2.3 电机功率计算第62-64页
    5.3 自动机动力学仿真第64-71页
        5.3.1 添加载荷第64-66页
        5.3.2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第66-71页
    5.4 本章小节第71-73页
第6章 结论第73-75页
    6.1 工作总结第73-74页
    6.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铝异种合金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输配供热系统节能性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