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22页 |
2.1.1 创新绩效的内涵和测度 | 第15-17页 |
2.1.2 吸收能力的内涵和测度 | 第17-19页 |
2.1.3 整合能力的内涵和测度 | 第19-21页 |
2.1.4 网络关系的内涵和测度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知识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4-25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5-31页 |
2.3.1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2 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网络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28-29页 |
2.3.4 文献述评 | 第29-31页 |
3 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3.1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31页 |
3.2 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31-32页 |
3.3 网络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32-34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4-40页 |
4.1 变量定义与衡量 | 第34-39页 |
4.1.1 吸收能力 | 第34-36页 |
4.1.2 整合能力 | 第36-37页 |
4.1.3 网络关系 | 第37-38页 |
4.1.4 创新绩效 | 第38-39页 |
4.2 样本选取 | 第39-40页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49页 |
5.1 样本分布状况 | 第40-41页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5.2.1 问卷整体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1-42页 |
5.2.2 各变量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2-43页 |
5.3 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44-46页 |
5.4.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5.4.2 模型初步拟合与评价 | 第45页 |
5.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5.5 模型路径关系 | 第46-47页 |
5.6 网络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47-49页 |
5.6.1 网络关系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中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47-48页 |
5.6.2 网络关系在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中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6.2 启示与建议 | 第49-50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