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象食品山东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营销管理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市场营销环境理论 | 第14页 |
2.2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4-15页 |
2.3 营销组合 | 第15-18页 |
2.3.1 4PS理论 | 第15-17页 |
2.3.2 4CS理论 | 第17页 |
2.3.3 4RS理论 | 第17-18页 |
2.4 分析工具与方法 | 第18-20页 |
2.4.1 PEST分析法 | 第18页 |
2.4.2 波特五力模型 | 第18-19页 |
2.4.3 SWOT分析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凯象食品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30页 |
3.1 山东凯象食品公司概况 | 第20-22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0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1.3 公司的主营产品 | 第21-22页 |
3.2 “凯象”有机大米市场营销现状 | 第22-27页 |
3.2.1 公司产品策略 | 第22-23页 |
3.2.2 公司价格策略 | 第23-24页 |
3.2.3 公司渠道策略 | 第24-25页 |
3.2.4 公司促销策略 | 第25-27页 |
3.3 凯象食品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3.1 产品包装问题 | 第27-28页 |
3.3.2 营销渠道略显单一 | 第28页 |
3.3.3 经销商利润难以保障 | 第28页 |
3.3.4 促销手段少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凯象食品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第30-41页 |
4.1 产业环境分析 | 第30-33页 |
4.1.1 政策环境 | 第30-31页 |
4.1.2 经济环境 | 第31-32页 |
4.1.3 技术环境 | 第32页 |
4.1.4 社会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4.2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第33-36页 |
4.2.1 消费者分析 | 第33页 |
4.2.2 原材料供应分析 | 第33-34页 |
4.2.3 同行业竞争分析 | 第34-35页 |
4.2.4 替代品分析 | 第35页 |
4.2.5 新进入者分析 | 第35-36页 |
4.3 SWOT分析 | 第36-38页 |
4.3.1 优势(Strengths) | 第36-37页 |
4.3.2 劣势(Weaknesses) | 第37页 |
4.3.3 机会(Opportunities) | 第37页 |
4.3.4 威胁(Threats) | 第37-38页 |
4.4 小结SWOT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五章 凯象食品公司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第41-48页 |
5.1 产品策略制定 | 第41-42页 |
5.1.1 新产品开发策略 | 第41-42页 |
5.1.2 产品包装策略 | 第42页 |
5.2 价格策略制定 | 第42-44页 |
5.3 渠道策略制定 | 第44-46页 |
5.3.1 渠道选择策略 | 第44-45页 |
5.3.2 营销模式完善策略 | 第45页 |
5.3.3 营销系统的构建 | 第45-46页 |
5.3.4 渠道商的选择 | 第46页 |
5.4 促销策略制定 | 第46-48页 |
5.4.1 强化广告和公共关系营销 | 第46页 |
5.4.2 专题宣传促销 | 第46-47页 |
5.4.3 消费者的体验宣传 | 第47页 |
5.4.4 现代营销网络促销策略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凯象食品公司山东市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第48-52页 |
6.1 大力提升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 | 第48-49页 |
6.1.1 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 | 第48页 |
6.1.2 畅通沟通机制 | 第48-49页 |
6.2 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6.2.1 扩展绩效考评内容 | 第49页 |
6.2.2 丰富激励手段 | 第49-50页 |
6.3 建立和完善公司营销制度 | 第50页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0-5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