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不灭窑火”与非遗旅游开发--基于民俗主义视角的讨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21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 研究缘起第10-11页
        2. 研究背景第11-12页
        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涉及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术梳理第13-20页
        1. 民俗主义理论第13-17页
        2. 非遗旅游开发第17-19页
        3. 研究述评第19-20页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0-21页
        1. 研究方法第20页
        2. 创新之处第20-21页
二、“不灭窑火”项目建构中的民俗主义现象第21-42页
    (一) 项目概述及建构组成第21-27页
        1. 项目概述第21-24页
        2. 项目组织机构第24-27页
    (二) 项目发展现状第27-38页
        1. 调查点情况第27-35页
        2. 项目参与人员情况第35-36页
        3. 项目资金情况第36-37页
        4. 非遗传承情况第37-38页
    (三) 项目发展优势第38-40页
        1. 项目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性强第38页
        2. 旅游发展显著,经济带动性强第38-39页
        3. 传承队伍稳定,传承力量雄厚第39-40页
        4. 开发模式多元,游客互动性强第40页
    小结第40-42页
三、“不灭窑火”项目展演中的民俗主义现象第42-59页
    (一) 活动方案中的展演内容第42-47页
        1. 点火活动第43-44页
        2. 烧窑活动第44-45页
        3. 开窑活动第45-47页
    (二) 展演内容中的非遗第47-51页
        1. 民间文学的呈现第47-48页
        2. 传统舞蹈的表演第48-49页
        3. 仪式类民俗的演示第49-50页
        4. 传统技艺的传承第50-51页
    (三) 民俗主义视角下展演内容的分析第51-58页
        1. 文化真实性的追求第51-54页
        2. 民俗表演化的展示第54-55页
        3. 产品创意性的开发第55-58页
    小结第58-59页
四、“不灭窑火”项目参与者感受中的民俗主义现象第59-68页
    (一) 参与者对于项目活动的反馈第59-65页
        1. 烧窑艺人第59-61页
        2. 当地村民第61-62页
        3. 外地游客第62-63页
        4. 专家学者第63-64页
        5. 新闻媒介第64-65页
    (二) 民俗主义视角下对反馈内容的分析第65-67页
        1. 文化主客体的位置偏差第65页
        2. 游客与专家的项目实践第65-66页
        3. 新闻媒体参与的文化表达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五、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一) 专著第69页
    (二) 期刊第69-70页
    (三)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第70-72页
附录A 部分访谈录音整理第72-87页
    (一) 对主办方的访谈举例第72-79页
    (二) 对烧窑艺人的访谈举例第79-81页
    (三) 对当地村民的访谈举例第8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公益行为特征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陇县李家下村社火习俗的旅游开发及其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