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非法集资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1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9-10页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安排与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非法集资犯罪的概述第11-15页
    第一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立法现状第11-12页
    第二节 非法集资犯罪特征第12-15页
第二章 非法集资犯罪与民间借贷的认定第15-22页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规定第15-16页
    第二节 非法集资犯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第16-22页
        一 借贷目的不同第16-17页
        二 借贷对象范围不同第17-18页
        三 承诺获取利益高低不同第18-19页
        四 资金来源不同第19页
        五 投资人许可内容不同第19-22页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联系第22-29页
    第一节 两罪的共同点第23-25页
        一 犯罪主体相同第23页
        二 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同点第23-24页
        三 犯罪客体及集资行为的相同点第24-25页
    第二节 两罪的区别第25-29页
        一 犯罪主观目的要求不同第25-26页
        二 犯罪客体和集资行为的不同第26-28页
        三 入罪标准及数额认定的不同第28-29页
第四章 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第29-35页
    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学理界定第29-30页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解释第30-31页
    第三节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第31-35页
        一 明显不成比例的认定第32页
        二 肆意挥霍集资款的认定第32-33页
        三 携款逃匿的认定第33页
        四 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认定第33-34页
        五 其他拒不返还行为的认定第34-35页
第五章 非法集资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5-42页
    第一节 非法集资犯罪数额认定的学理分歧第35-36页
    第二节 非法集资犯罪数额认定的具体问题第36-42页
        一 出资人放弃的数额不应计入集资数额第36-38页
        二 担保人归还的借款不应计入集资诈骗数额第38-39页
        三 出资人已获非法利润应计入集资数额第39-40页
        四 返还集资款项的认定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滥用职权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介绍贿赂罪适用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