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载体物化性质的形成因素及其对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氧化铝概述 | 第9-13页 |
1.2.1 氧化铝的孔结构 | 第9-10页 |
1.2.2 氧化铝的表面性质 | 第10-13页 |
1.3 氧化铝性质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3.1 制备方法对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13页 |
1.3.2 后处理方式对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 复合氧化物材料概述 | 第14-16页 |
1.4.1 SiO_2-Al_2O_3载体 | 第14-15页 |
1.4.2 TiO_2-Al_2O_3载体 | 第15-16页 |
1.5 铝基载体在加氢处理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 第16-18页 |
1.5.1 孔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6页 |
1.5.2 表面化学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3 铝基复合氧化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19页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不同方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物化性质研究 | 第19-29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2.3.1 孔结构特性 | 第21-22页 |
2.3.2 晶相结构 | 第22-25页 |
2.3.3 表面形貌 | 第25-26页 |
2.3.4 表面酸性 | 第26-28页 |
2.3.5 Al的配位分析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钛铝复合氧化物物化性质研究 | 第29-41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30页 |
3.2.2 表征方法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3.3.1 孔结构特性 | 第30-32页 |
3.3.2 晶相结构 | 第32-34页 |
3.3.3 热分析 | 第34-36页 |
3.3.4 表面形貌 | 第36-37页 |
3.3.5 表面酸性 | 第37-39页 |
3.3.6 Al的配位分析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硅铝复合氧化物物化性质研究 | 第41-49页 |
4.1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42页 |
4.2.2 表征方法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4.3.1 孔结构特性 | 第42-43页 |
4.3.2 晶相结构 | 第43-44页 |
4.3.3 热分析 | 第44-46页 |
4.3.4 表面形貌 | 第46页 |
4.3.5 表面酸性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催化性能评价 | 第49-59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5.2.1 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 第50页 |
5.2.2 表征方法 | 第50-51页 |
5.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51-52页 |
5.3.1 评价原料 | 第51页 |
5.3.2 评价装置 | 第51-52页 |
5.3.3 评价条件 | 第5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5.4.1 载体及催化剂物性指标 | 第52-54页 |
5.4.2 催化剂晶相结构 | 第54页 |
5.4.3 催化剂表面酸性 | 第54-56页 |
5.4.4 催化剂金属分散度 | 第56-57页 |
5.4.5 评价结果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