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下隧道地震动响应规律及断层的处理措施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工程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2 穿越断层隧道抗震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隧道震害破坏形式 | 第11-12页 |
1.4 隧道抗震设计方法 | 第12-15页 |
1.4.1 地震系数法 | 第12-13页 |
1.4.2 反应位移法 | 第13-14页 |
1.4.3 时程分析法 | 第14页 |
1.4.4 现行规范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方法的规定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隧道穿越断裂带工程实例 | 第15-16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6.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兰州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概况 | 第17-25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工程范围 | 第17页 |
2.1.2 车站简介 | 第17-18页 |
2.2 工程环境 | 第18页 |
2.3 工程地质 | 第18-22页 |
2.3.1 工程地质 | 第18-21页 |
2.3.2 水文地质 | 第21页 |
2.3.3 地质岩性、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第21-22页 |
2.3.4 气候条件 | 第22页 |
2.4 地铁1号线活断层规模位置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兰州地铁1号线马衔山断裂带地震动模拟分析 | 第25-42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有限元动力分析基础 | 第25-28页 |
3.2.1 基岩位置 | 第25页 |
3.2.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5-27页 |
3.2.3 地震波输入 | 第27页 |
3.2.4 边界选取 | 第27-28页 |
3.3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28-30页 |
3.3.1 阻尼的设定 | 第28-29页 |
3.3.2 网格尺寸的设定与滤波效应 | 第29页 |
3.3.3 地震波的基线校正 | 第29-30页 |
3.4 有限元法计算简介 | 第30-33页 |
3.4.1 有限元动力计算方法概述 | 第30页 |
3.4.2 ANSYS软件计算原理 | 第30-32页 |
3.4.3 ANSYS软件简介 | 第32页 |
3.4.4 ANSYS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3.5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3.5.1 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5.2 地震波选取与调整 | 第35页 |
3.5.3 滤波处理 | 第35-36页 |
3.5.4 地震波基线校正 | 第36-37页 |
3.6 计算结果 | 第37-40页 |
3.6.1 隧道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6.2 衬砌内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马衔山断裂带地震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不同断层破碎带倾角下的响应分析 | 第42-46页 |
4.2.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42-43页 |
4.2.2 隧道变形响应结果 | 第43-44页 |
4.2.3 隧道衬砌内力响应结果 | 第44-46页 |
4.3 不同断层破碎带宽度的响应分析 | 第46-48页 |
4.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46页 |
4.3.2 隧道变形响应结果 | 第46-47页 |
4.3.3 隧道衬砌内力响应结果 | 第47-48页 |
4.4 不同地震波加速度时程响应分析 | 第48-52页 |
4.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48页 |
4.4.2 加速度响应规律 | 第48-50页 |
4.4.3 位移响应规律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五章 断裂带地震动减震施工技术 | 第55-66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加固措施 | 第55-61页 |
5.2.1 围岩注浆加固 | 第56-57页 |
5.2.2 掌子面加固措施 | 第57-58页 |
5.2.3 系统砂浆锚杆 | 第58-59页 |
5.2.4 超挖施工 | 第59-60页 |
5.2.5 柔性支护 | 第60-61页 |
5.3 监控量测 | 第61-65页 |
5.3.1 监测网建立 | 第61-62页 |
5.3.2 监测程序 | 第62页 |
5.3.3 监测项目 | 第62-65页 |
5.3.4 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和反馈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