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巴江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监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10页
    1.2 桥梁结构施工监控理论发展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桥梁结构施工监控理论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桥梁结构施工监控理论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悬臂连续梁桥结构施工监控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施工监控目的第13页
        1.3.2 施工监控意义第13-14页
    1.4 论文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1 论文背景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悬臂连续梁桥结构施工监控第16-24页
    2.1 施工监控工作流程第16-18页
    2.2 施工监控内容第18-20页
        2.2.1 线形监控第18-19页
        2.2.2 应力监控第19页
        2.2.3 安全稳定性监控第19-20页
    2.3 施工监控方法第20-21页
        2.3.1 预测监控法第20页
        2.3.2 自适应监控法第20-21页
        2.3.3 线形回归分析法第21页
    2.4 施工监控的影响要素第21-23页
        2.4.1 施工工法第21页
        2.4.2 结构参数第21-22页
        2.4.3 施工过程监测第22页
        2.4.4 模型计算分析第22-23页
        2.4.5 温度效应第23页
        2.4.6 混凝土收缩、徐变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巴江河跨河大桥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第24-43页
    3.1 巴江河跨河大桥工程概况和施工方案第24-28页
        3.1.1 工程概况第24-27页
        3.1.2 施工环境第27页
        3.1.3 施工方案第27-28页
    3.2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第28-42页
        3.2.1 模型建立步骤第28-29页
        3.2.2 确定模型参数第29-31页
        3.2.3 施工节段划分第31-33页
        3.2.4 确定结构荷载第33-35页
        3.2.5 计算结构分析第35-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巴江河跨河大桥线形监控第43-57页
    4.1 巴江河跨河大桥线形监控第43-45页
        4.1.1 线形监控目的第43-44页
        4.1.2 线性监控流程第44页
        4.1.3 线形监控要素第44-45页
    4.2 巴江河跨河大桥线形监控开展第45-50页
        4.2.1 测点埋设第45-47页
        4.2.2 监测时间第47-48页
        4.2.3 监测次数第48页
        4.2.4 高程监控第48-49页
        4.2.5 立模监控第49-50页
    4.3 巴江河跨河大桥线形监控结果分析第50-56页
        4.3.1 巴江河跨河大桥连续梁现场高程第50-51页
        4.3.2 立模标高监控第51-53页
        4.3.3 合拢监控误差第53页
        4.3.4 成桥后桥梁线性监控第53-55页
        4.3.5 线形监控成果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巴江河跨河大桥应力监控第57-66页
    5.1 巴江河跨河大桥应力监控目的第57-58页
    5.2 巴江河跨河大桥应力监控工作流程第58-60页
    5.3 巴江河跨河大桥测试仪器第60页
    5.4 巴江河跨河大桥断面及测点布置第60-61页
    5.5 巴江河跨河大桥应力监控结果分析第61-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载铁路分离式桥墩动力特性与加固技术研究
下一篇:断层下隧道地震动响应规律及断层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