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综述 | 第9-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并购基金的概述 | 第13-23页 |
2.1 并购基金概述 | 第13-15页 |
2.1.1 并购基金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并购基金的特点 | 第13-14页 |
2.1.3 并购基金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 并购基金的基本发展形式 | 第15-23页 |
2.2.1 组织形式 | 第15-16页 |
2.2.2 筹资方式 | 第16页 |
2.2.3 运作模式 | 第16-21页 |
2.2.4 退出渠道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国并购基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3.1 中国并购基金发展概况 | 第23-27页 |
3.1.1 中国并购基金的发展动机 | 第23页 |
3.1.2 中国并购市场发展情况 | 第23-26页 |
3.1.3 中国并购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 第26-27页 |
3.2 中国并购基金的基本发展形式分析 | 第27-29页 |
3.2.1 组织形式以有限合伙制为主 | 第27页 |
3.2.2 筹资方式以企业+上市公司与VC/PE为主 | 第27-28页 |
3.2.3 运作模式以“PE+上市公司”为主 | 第28页 |
3.2.4 退出渠道以IPO退出为主,并购退出借“上市公司+PE”模式之势逐渐兴起 | 第28-29页 |
3.3 中国并购基金的发展机遇 | 第29-30页 |
3.3.1 日趋活跃的并购市场为并购基金提供标的 | 第29页 |
3.3.2 政府政策将推动并购基金发展 | 第29-30页 |
3.3.3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实力壮大将带动并购基金发展 | 第30页 |
3.4 中国并购基金的四大瓶颈 | 第30-33页 |
3.4.1 融资瓶颈:融资渠道相对贫乏 | 第31页 |
3.4.2 投资瓶颈:项目充足,但合适资源稀缺 | 第31页 |
3.4.3 管理瓶颈:整合管理能力弱,职业经理人市场落后 | 第31-32页 |
3.4.4 退出瓶颈:急于退出,趋向短频快策略 | 第32-33页 |
第4章 国内外成功并购基金案例分析 | 第33-38页 |
4.1 中国并购基金—以天堂硅谷为例 | 第33-35页 |
4.1.1 天堂硅谷投资战略 | 第33页 |
4.1.2 具体案例分析—以天堂大康为例 | 第33-34页 |
4.1.3 形式分析 | 第34-35页 |
4.1.4 天堂硅谷的发展启示 | 第35页 |
4.2 国外并购基金—以KKR为例 | 第35-38页 |
4.2.1 KKR的收购原则 | 第35-36页 |
4.2.2 具体案例分析—以收购劲霸电池为例 | 第36页 |
4.2.3 形式分析 | 第36-37页 |
4.2.4 KKR发展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5章 政策与建议 | 第38-41页 |
5.1 政策与建议 | 第38-39页 |
5.1.1 丰富融资工具 | 第38页 |
5.1.2 开创投资新模式 | 第38页 |
5.1.3 改进中国并购基金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5.1.4 建立健康型并购基金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