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3.1 国内相关论文研究第12-15页
        1.3.2 国外论文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文献评论第16-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概念界定第18-24页
    2.1 微文化的概念第18-20页
        2.1.1 文化的概念第18-19页
        2.1.2 微文化概念第19-20页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概念第20-21页
        2.2.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第20页
        2.2.2 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概念第20-21页
    2.3 微文化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关系第21-24页
        2.3.1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面临的机遇第21-22页
        2.3.2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面临的挑战第22-24页
第3章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第24-51页
    3.1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设计与过程第24-27页
        3.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24-25页
        3.1.2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第25-27页
    3.2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数据分析第27-50页
        3.2.1 大学生对微文化的了解及应用情况第27-36页
        3.2.2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数据分析第36-47页
        3.2.3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第51-57页
    4.1 积“微”成著,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机制建设第51-53页
        4.1.1 壮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微队伍”,提高主体参与第51-52页
        4.1.2 征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微心愿”,丰富项目内容第52页
        4.1.3 开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微课程”,强化专业培训第52-53页
    4.2 析“微”察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监察管理机制第53-54页
        4.2.1 细化“微任务”,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落实第53页
        4.2.2 打造“微直播”,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场报道第53-54页
    4.3 识“微”见远,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评估机制第54-55页
        4.3.1 关注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微体会”第54页
        4.3.2 识别志愿服务受助对象的“微变化”第54-55页
        4.3.3 考察志愿服务传导社会的“微影响”第55页
    4.4 借“微”护人,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机制第55-57页
        4.4.1 借助“微制度”,健全志愿服务者保障机制第55-56页
        4.4.2 启动“微资助”,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调查问卷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并购基金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