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2.1 企业慈善捐赠 | 第13-14页 |
1.2.2 应计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3.1 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 | 第15-17页 |
1.3.2 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 | 第17-18页 |
1.3.3 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 | 第18-21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23-24页 |
第2章 媒体关注下企业慈善捐赠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24-30页 |
2.1 声誉理论 | 第24-26页 |
2.1.1 声誉资本理论的分析 | 第24-25页 |
2.1.2 声誉保险理论的分析 | 第25页 |
2.1.3 声誉理论与企业慈善捐赠 | 第25-26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6-27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第26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慈善捐赠 | 第26-27页 |
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7-28页 |
2.3.1 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 | 第27页 |
2.3.2 信号传递理论与媒体关注 | 第27-28页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30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第28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与应计盈余管理 | 第28-30页 |
第3章 媒体关注下企业慈善捐赠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设计 | 第30-38页 |
3.1 实证假设提出 | 第30-32页 |
3.1.1 企业慈善捐赠与应计盈余管理 | 第30-31页 |
3.1.2 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 | 第31-32页 |
3.1.3 媒体关注对企业慈善捐赠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调节效应 | 第32页 |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2.1 样本选取 | 第32-33页 |
3.2.3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3.3 变量定义及模型设计 | 第33-38页 |
3.3.1 变量定义 | 第33-36页 |
3.3.2 模型设计 | 第36-38页 |
第4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8-49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8页 |
4.2 相关性检验 | 第38-40页 |
4.3 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4.3.1 慈善捐赠与应计盈余管理关系的检验 | 第40页 |
4.3.2 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的检验 | 第40页 |
4.3.3 媒体关注调节作用的检验 | 第40-42页 |
4.4 进一步研究 | 第42-43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43-49页 |
4.5.1 更换应计盈余管理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 第43-45页 |
4.5.2 更换媒体关注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 第45-47页 |
4.5.3 针对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5.1 完善企业慈善捐赠信息披露 | 第49-50页 |
5.2 提高企业慈善捐赠道德意识 | 第50-51页 |
5.3 加强对媒体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监管 | 第51-52页 |
5.4 增强投资者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理性认识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