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冗余度计算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 结构冗余度的概念及冗余度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8-26页
        1.2.1 基于可靠度和风险理论的冗余度计算研究第18-21页
        1.2.2 基于确定性理论的冗余度计算分析第21-24页
        1.2.3 欧洲,美洲和日本设计规范或规程中关于冗余度的规定第24-26页
    1.3 关于NCHRP 406中结构冗余度的相关研究第26-2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和非线性静力分析第30-40页
    2.1 桥梁简介第30-31页
    2.2 有限元建模第31-34页
        2.2.1 双主梁模型第32-34页
        2.2.2 板壳元模型第34页
    2.3 活载工况第34-35页
    2.4 非线性静力分析第35-39页
        2.4.1 材料非线性第35-37页
        2.4.2 几何非线性第37-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冗余度确定第40-50页
    3.1 极限状态的定义第40-42页
        3.1.1 第一构件失效极限状态第40页
        3.1.2 承载力极限状态第40页
        3.1.3 功能适用性极限状态第40-42页
        3.1.4 损伤条件极限状态第42页
    3.2 损伤场景第42-43页
    3.3 冗余度计算方法讨论第43-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冗余度参数性分析第50-57页
    4.1 横梁布置形式和数量对于冗余度的影响第50-52页
    4.2 主梁间距对于冗余度的影响第52-53页
    4.3 主横梁刚度对于冗余度的影响第53-54页
    4.4 主横梁屈服强度对于冗余度的影响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57-58页
    5.2 研究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惠莞高速佳龙嶂隧道浅埋偏压段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研究
下一篇: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特征及其预测方法研究--以桑珠岭隧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