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37页 |
1.1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1.1 病原生物学特征及其基因组结构 | 第16页 |
1.1.2 寄主范围及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1.1.3 传播方式 | 第17页 |
1.1.4 检测技术 | 第17-19页 |
1.1.5 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应用 | 第19-22页 |
1.1.6 各编码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 第22页 |
1.2 烟草花叶病毒属研究进展 | 第22-35页 |
1.2.1 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结构 | 第22页 |
1.2.2 分类地位 | 第22-24页 |
1.2.3 病毒种类及分类 | 第24-25页 |
1.2.4 侵染过程及其机制 | 第25-35页 |
1.3 回复突变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 第35页 |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37-5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37-38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2.1.3 菌株和载体 | 第37-38页 |
2.1.4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3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8-46页 |
2.2.1 CGM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38-41页 |
2.2.2 ZYMV和W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41-43页 |
2.2.3 侵染性克隆的接种 | 第43页 |
2.2.4 侵染性的检测 | 第43-4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2.3.1 CGM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侵染性的检测 | 第46-50页 |
2.3.2 ZYMV和W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侵染性的检测 | 第50-52页 |
2.4 讨论 | 第52-53页 |
2.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CGMMV编码蛋白氨基酸位点与致病性关系 | 第54-72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5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3.2.1 突变体的构建及其侵染性的检测 | 第54-56页 |
3.2.2 PVX表达系统相关载体的构建及其侵染性的检测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7-69页 |
3.3.1 复制相关蛋白突变分析 | 第57-61页 |
3.3.2 MP突变分析 | 第61-64页 |
3.3.3 CP突变分析 | 第64-66页 |
3.3.4 CP突变体L25A在各自然寄主中所引起的症状 | 第66页 |
3.3.5 不同区域在PVX表达系统中的致病性分析 | 第66-69页 |
3.4 讨论 | 第69-71页 |
3.5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复制相关蛋白第284位氨基酸与CGMMV致病性关系初探 | 第72-88页 |
4.1 材料与试剂 | 第7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2-75页 |
4.2.1 CGMMV基因组序列的比对 | 第72页 |
4.2.2 复制相关蛋白相关突变体的构建及侵染性的检测 | 第72-73页 |
4.2.3 沉默抑制活性相关检测 | 第73-7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5-86页 |
4.3.1 pXT1-CGMMV中所含CGMMV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第75-78页 |
4.3.2 复制相关蛋白aa284的回复突变及其侵染性分析 | 第78-79页 |
4.3.3 复制相关蛋白aa284相关突变分析 | 第79-84页 |
4.3.4 复制相关蛋白其他精氨酸位点致病性检测及回复情况分析 | 第84页 |
4.3.5 复制相关蛋白Arg284回复机制初探 | 第84-86页 |
4.4 讨论 | 第86-87页 |
4.5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附录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