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BOT融资模式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 2.1 BOT产生与发展 | 第15页 |
| 2.2 BOT含义 | 第15-16页 |
| 2.3 BOT特点 | 第16-17页 |
| 2.4 BOT项目参与者 | 第17-19页 |
| 2.5 BOT模式演变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权期 | 第21-34页 |
| 3.1 特许权期的涵义 | 第21页 |
| 3.2 特许权期时间界定 | 第21-24页 |
| 3.2.1 确定特许权期的形式 | 第21-22页 |
| 3.2.2 选择特许权期的结构 | 第22页 |
| 3.2.3 激励措施 | 第22页 |
| 3.2.4 特许权期类型 | 第22-24页 |
| 3.3 影响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权期关键因素分析 | 第24-34页 |
| 3.3.1 时间因素 | 第24页 |
| 3.3.2 项目总成本 | 第24-26页 |
| 3.3.3 交通量 | 第26页 |
| 3.3.4 收费标准 | 第26-32页 |
| 3.3.5 收费标准模型 | 第32页 |
| 3.3.6 其他因素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权期收费决策 | 第34-42页 |
| 4.1 常用特许期决策方法 | 第34-37页 |
| 4.1.1 净现值法(NPV) | 第34页 |
| 4.1.2 博弈论法 | 第34-37页 |
| 4.1.3 其它方法 | 第37页 |
| 4.2 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权期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37-42页 |
| 4.2.1 前提假设 | 第37-38页 |
| 4.2.2 建立政府和项目公司的效用函数 | 第38-39页 |
| 4.2.3 模型构建 | 第39页 |
| 4.2.4 模型求解 | 第39-40页 |
| 4.2.5 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 4.2.6 模型评价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第42-52页 |
| 5.1 项目简介 | 第42页 |
| 5.2 模型相关参数求解 | 第42-49页 |
| 5.2.1 特许权期类型选择 | 第42页 |
| 5.2.2 投资回报率 | 第42-43页 |
| 5.2.3 交通量预测 | 第43-48页 |
| 5.2.4 收费价格计算 | 第48-49页 |
| 5.3 最优特许权期的确定 | 第49-51页 |
| 5.3.1 前提条件 | 第50页 |
| 5.3.2 结果求解 | 第50页 |
| 5.3.3 收费年限规定 | 第50-51页 |
| 5.3.4 结果分析 | 第51页 |
| 5.4 章节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