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钢球传动回差分析及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精密钢球传动的发展 | 第11-13页 |
1.3 传动精度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1.4 课题的来源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精密钢球传动原理与回差模型 | 第16-27页 |
2.1 精密钢球传动的结构与传动原理 | 第16-17页 |
2.2 精密钢球传动的运动分析 | 第17-18页 |
2.2.1 机构传动比 | 第17-18页 |
2.2.2 钢球系传动比 | 第18页 |
2.3 精密钢球传动的齿廓曲线 | 第18-22页 |
2.3.1 齿廓方程 | 第18-20页 |
2.3.2 角度关系 | 第20-21页 |
2.3.3 齿廓曲线的曲率与曲率半径 | 第21-22页 |
2.4 回差模型简介 | 第22-26页 |
2.4.1 传动误差理论 | 第22-23页 |
2.4.2 等价分析模型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啮合副弹性变形的回转误差 | 第27-36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Hertz点接触理论 | 第27-29页 |
3.3 啮合副弹性变形 | 第29-35页 |
3.3.1 摆线槽啮合副 | 第29-32页 |
3.3.2 环形槽啮合副 | 第32-34页 |
3.3.3 输出盘回转误差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回转误差数学模型 | 第36-57页 |
4.1 精密钢球传动等价分析模型 | 第36-37页 |
4.2 零件加工、安装误差引入的等价误差 | 第37-47页 |
4.2.1 输入轴的等价误差 | 第37-38页 |
4.2.2 行星盘与中心盘共有的等价误差 | 第38-45页 |
4.2.3 行星盘与输出盘共有的等价误差 | 第45-46页 |
4.2.4 输出盘的等价误差 | 第46-47页 |
4.3 零件微位移引入的等价误差 | 第47-51页 |
4.3.1 输入轴的等价误差 | 第47-48页 |
4.3.2 行星盘的等价误差 | 第48-51页 |
4.3.3 输出盘的等价误差 | 第51页 |
4.4 零件受力 | 第51-54页 |
4.5 回转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回转误差仿真分析 | 第57-67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等价模型的参数 | 第57-58页 |
5.3 精密钢球传动精度分析 | 第58-66页 |
5.3.1 系统回转误差的响应 | 第59-60页 |
5.3.2 各单项误差对回转误差的影响 | 第60-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