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内边界变形环形微腔的定向出射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其意义第10-11页
    1.2 变形微腔的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外边界变形的光学微腔第12-16页
        1.2.2 内边界变形的光学微腔第16-19页
        1.2.3 研究现状简析第19-20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0-22页
第2章 光学微腔的波动理论和表征参数第22-27页
    2.1 一般标量波动理论第22-24页
    2.2 谐振腔参数第24-26页
        2.2.1 品质因子第24-25页
        2.2.2 损耗机制第25页
        2.2.3 模体积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新型内边界变形的环形微腔第27-37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环形微腔的方向性出射第27-32页
        3.2.1 定向出射的结构参数第28-31页
        3.2.2 定向出射的频率范围第31-32页
    3.3 新型内边界变形的环形微腔第32-36页
        3.3.1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3-35页
        3.3.2 定向出射的物理机制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新型微腔机制在光子分子中的应用第37-48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应用新型微腔机制光子分子的手性第37-43页
        4.2.1 光子分子中的场分布第37-39页
        4.2.2 光子分子中的手性第39-43页
    4.3 控制非正交模式对的同传方向第43-47页
        4.3.1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3-45页
        4.3.2 手性方向转换的物理机制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光子分子在单分子探测中的应用第48-56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理论分析第48-50页
    5.3 奇点处光子分子对单分子的探测第50-55页
        5.3.1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0-52页
        5.3.2 探测机制的分析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工件台软件设计及晶圆传输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流水线型ADC确定性后台校正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