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研究述评第16-17页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主要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0-32页
    2.1 H学院概况第20-21页
        2.1.1 H学院简介第20页
        2.1.2 H学院机构设置第20-21页
    2.2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现状第21-26页
        2.2.1 考核评价主体第21页
        2.2.2 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第21-25页
        2.2.3 考核评价程序第25页
        2.2.4 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第25-26页
    2.3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调研第26-29页
        2.3.1 调研概况第26-27页
        2.3.2 调研结果分析第27-29页
    2.4 H学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分析第29-31页
        2.4.1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对“应用型”进行考核第29-30页
        2.4.2 绩效考核的人性化评价不足第30页
        2.4.3 考核评价的后继激励仍需加强第30-31页
        2.4.4 考核评价制度还需要加强传达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第32-40页
    3.1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的目标和原则第32-34页
        3.1.1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目标第32-33页
        3.1.2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原则第33-34页
    3.2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设计第34-39页
        3.2.1 确定考核评价指标第34-35页
        3.2.2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架构第35-36页
        3.2.3 考核评价方法第36页
        3.2.4 考核评价过程第36-38页
        3.2.5 考核评价结果与运用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的数据收集及结果分析第40-52页
    4.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第40-42页
        4.1.1 专家评价法第40页
        4.1.2 层次分析法第40-42页
    4.2 H学院教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2-49页
        4.2.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第42-43页
        4.2.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第43-45页
        4.2.3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第45-49页
    4.3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运用第49-51页
        4.3.1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第49-50页
        4.3.2 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优化H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第52-58页
    5.1 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第52-54页
        5.1.1 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组织机制第52-53页
        5.1.2 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培训机制第53页
        5.1.3 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第53-54页
    5.2 选择合理的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第54-55页
        5.2.1 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第54-55页
        5.2.2 力求多样性第55页
        5.2.3 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第55页
    5.3 不断完善应用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55-57页
        5.3.1 在定量体系中体现定性内容第55-56页
        5.3.2 合理确立关键绩效指标第56页
        5.3.3 合理地确定指标量化水平第56-57页
        5.3.4 评价体系要科研、教学与应用并举第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介第65-66页
附录第66-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来华留学生当代汉语流行语学习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意大利新HSK(二级)考试反拨效应初步研究--以比萨孔子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