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微生物电化学中试系统构型设计、能耗分析及处理效能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7-4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20页
        1.1.1 污水处理现状第17-19页
        1.1.2 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能源化第19-20页
    1.2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简介第20-25页
        1.2.1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1-24页
        1.2.2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发展历史第24-25页
    1.3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产电机制第25-28页
        1.3.1 阳极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第25-26页
        1.3.2 阴极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第26-28页
    1.4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已有构型第28-35页
        1.4.1 双室H型反应器第28-29页
        1.4.2 双室MES第29-30页
        1.4.3 单室空气阴极MES第30-31页
        1.4.4 管状MES第31-32页
        1.4.5 板式MES第32-34页
        1.4.6 沉积物MES第34-35页
    1.5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用于污水处理的概况第35-42页
        1.5.1 污水种类第35-38页
        1.5.2 用于废水处理耦合系统开发第38-41页
        1.5.3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水处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第41-42页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42-45页
        1.6.1 课题来源第42页
        1.6.2 研究内容第42-44页
        1.6.3 技术路线第44-4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5-56页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第45-46页
        2.1.1 实验仪器第45页
        2.1.2 实验药品和材料第45-46页
    2.2 电极的制备和预处理第46-47页
        2.2.1 碳纤维刷阳极第46页
        2.2.2 碳纤维刷阴极第46-47页
        2.2.3 空气阴极第47页
    2.3 实验装置的构建第47-48页
        2.3.1 单模块空气阴极MES反应器第47页
        2.3.2 多模块堆栈MES反应器第47-48页
        2.3.3 生物阴极MES反应器第48页
        2.3.4 电极分置式中试MES反应器第48页
    2.4 实验用水水质第48-51页
        2.4.1 人工合成配水水质第48-50页
        2.4.2 啤酒废水的来源与水质第50页
        2.4.3 生活污水水质第50-51页
    2.5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第51-52页
        2.5.1 常规水质分析第51页
        2.5.2 溶解氧测定第51-52页
    2.6 电池性能评价及计算第52-53页
        2.6.1 电压与电流第52页
        2.6.2 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第52-53页
        2.6.3 库伦效率第53页
        2.6.4 循环伏安扫描第53页
    2.7 其它观察分析方法第53-55页
        2.7.1 微生物群落表面形态观察第53-54页
        2.7.2 微滤膜表面污染状况观察第54页
        2.7.3 阳极絮体粒径分析第54-55页
    2.8 高通量16SrRNA基因焦磷酸测序第55-56页
第3章 单模块MES的构建与运行第56-7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反应器的构型设计和运行性能第56-62页
        3.2.1 反应器构型设计第56-58页
        3.2.2 反应器运行性能第58-62页
    3.3 不同HRT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3.3.1 不同HRT下MES的污染物去除性能第62-63页
        3.3.2 不同HRT下MES的产电性能第63-65页
    3.4 基于能量自持的MES-IABF系统构建与运行第65-73页
        3.4.1 系统组成和运行方式第66-68页
        3.4.2 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第68-71页
        3.4.3 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第71-73页
        3.4.4 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第73页
    3.5 影响单体放大的因素总结第73-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插入式多模块堆栈系统的构建与运行第76-91页
    4.1 引言第76页
    4.2 堆栈系统的构建和启动第76-79页
        4.2.1 反应器构型第76-77页
        4.2.2 电能管理系统的构建第77-79页
        4.2.3 系统启动第79页
    4.3 堆栈系统处理啤酒废水的性能第79-85页
        4.3.1 堆栈系统产电性能第79-83页
        4.3.2 污染物去除性能第83-85页
    4.4 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第85-88页
    4.5 影响系统堆栈的因素总结第88-89页
    4.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生物阴极在MES模块中的性能研究第91-107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生物阴极MES模块的构建与运行策略第92-93页
    5.3 生物阴极MES的运行性能第93-102页
        5.3.1 不同气水比对产电性能的影响第93-96页
        5.3.2 不同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第96-99页
        5.3.3 膜污染控制机制探讨第99-102页
    5.4 生物阴极的氧气利用效率第102-104页
    5.5 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第104-105页
    5.6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6章 电极分置式中试MES的构建和运行第107-127页
    6.1 引言第107页
    6.2 反应器的构建和运行策略第107-113页
        6.2.1 反应器的构建第107-110页
        6.2.2 反应器的运行策略第110-113页
    6.3 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第113-116页
        6.3.1 反应器的产电性能第113-115页
        6.3.2 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性能第115-116页
    6.4 不同因素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16-123页
        6.4.1 不同气水比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16-119页
        6.4.2 阴极疏水化处理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19-121页
        6.4.3 倒极运行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21-123页
    6.5 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第123-124页
    6.6 系统的构建成本分析第124-125页
    6.7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个人简历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短程反硝化的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与菌群特性
下一篇: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去除水中铊、吲哚和处理污水厂污泥的效果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