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2-17页 |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 | 第12-13页 |
2.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定义 | 第12页 |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责 | 第12-13页 |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第13页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第13-14页 |
2.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第14-17页 |
2.3.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保证 | 第14-15页 |
2.3.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 | 第15页 |
2.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吉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17-26页 |
3.1 吉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 第17-19页 |
3.1.1 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 第17-18页 |
3.1.2 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 第18页 |
3.1.3 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 第18页 |
3.1.4 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带富本领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 第18-19页 |
3.2 当前吉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 第19-22页 |
3.2.1 党组织干部领导方式不科学,领导水平不高 | 第20-21页 |
3.2.2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低,模范带动作用不强 | 第21页 |
3.2.3 村党组织发展缺乏后备干部、后备人才的支持 | 第21-22页 |
3.2.4 工作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现象 | 第22页 |
3.3 吉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3.3.1 党组织领导方式不科学,领导水平不高的原因 | 第22-23页 |
3.3.2 党员队伍整体素偏低的原因 | 第23-24页 |
3.3.3 缺乏后备干部、后备人才的原因 | 第24页 |
3.3.4 农村党组织重经济、轻党建的原因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新形势下加强吉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 第26-33页 |
4.1 突出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 | 第26-28页 |
4.1.1 积极探索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选拔和管理方式 | 第26页 |
4.1.2 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转变党支部职能 | 第26-27页 |
4.1.3 规范管理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第27页 |
4.1.4 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 第27-28页 |
4.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 第28-29页 |
4.2.1 要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 第28-29页 |
4.2.2 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 | 第29页 |
4.3 加强后备干部、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 第29-30页 |
4.3.1 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吸引优秀人才 | 第29-30页 |
4.3.2 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实行村级后备干部、人才管理制度 | 第30页 |
4.4 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创新组织生活,党建与经济协调发展 | 第30-33页 |
4.4.1 各级组织高度重视,上下联动落实责任 | 第30页 |
4.4.2 加大对基层党组织财力物力配置 | 第30-31页 |
4.4.3 统筹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格局 | 第31页 |
4.4.4 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