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移民论文

精准扶贫视域下陕南移民搬迁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研究述评第13页
        1.3.3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4 国外研究述评第1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4.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5页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2 陕南移民搬迁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相关理论概述第16-20页
    2.1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相关概念第16-18页
        2.1.1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特征第16-17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功能第17页
        2.1.3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方法第17-18页
    2.2 陕南移民搬迁人口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重要性第18-20页
        2.2.1 有利于解决“返贫困”问题第18页
        2.2.2 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18页
        2.2.3 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第18-19页
        2.2.4 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第19-20页
3 “精准扶贫”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20-25页
    3.1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概述第20-21页
        3.1.1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现实背景第20页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页
        3.1.3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第20-21页
    3.2 习近平“精准扶贫”对移民搬迁人口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第21-23页
        3.2.1 移民搬迁人口基础教育设施瓶颈制约的解决第21页
        3.2.2 移民搬迁人口思想政治教师工作激励保障机制第21-22页
        3.2.3 移民搬迁人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第22页
        3.2.4 移民搬迁人口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22-23页
    3.3 习近平“精准扶贫”对移民搬迁人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23-25页
        3.3.1 思想政治教育对陕南扶贫地区经济建设的意义第23页
        3.3.2 思想政治教育对陕南扶贫地区政治建设的意义第23页
        3.3.3 思想政治教育对陕南扶贫地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第23页
        3.3.4 思想政治教育对陕南扶贫地区社会建设的意义第23-24页
        3.3.5 思想政治教育对陕南扶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第24-25页
4 关于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现状调查第25-32页
    4.1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调查问卷设计第25-26页
        4.1.1 调查问卷的理论意义第25页
        4.1.2 调查问卷的现实意义第25-26页
        4.1.3 调查问卷的对象与方法第26页
    4.2 思想政治教育扶贫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多元分析第26-32页
        4.2.1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教育程度第26-27页
        4.2.2 经济外部环境分析第27-28页
        4.2.3 脱贫主动性分析第28-29页
        4.2.4 对教育扶贫的重视程度第29-30页
        4.2.5 返贫困主要原因第30页
        4.2.6 异地搬迁可持续发展第30-32页
5 有效运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32-38页
    5.1 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精神内涵第32页
        5.1.1 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时代精神与教育价值第32页
        5.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的价值认同第32页
    5.2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扶贫可持续机制第32-34页
        5.2.1 强化教育投入与资源保障第33页
        5.2.2 推进教育服务与资源均衡化第33页
        5.2.3 创新农村学校师资保障体制第33-34页
    5.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扶贫工作方法第34-36页
        5.3.1 充分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第34页
        5.3.2 全面正确认识搬迁的内涵第34-35页
        5.3.3 差异化引导,“一人一策”第35页
        5.3.4 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35-36页
    5.4 陕南扶贫地区移民搬迁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第36-38页
6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第42-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慧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下一篇:芜湖县乡镇机构改革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