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广西彩调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地域文化 | 第11页 |
2.教育文化责任需要地域文化 | 第11页 |
3.彩调地域文化需要校本课程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关于地域文化的研究 | 第13-14页 |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第14-16页 |
3.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第16页 |
4.关于彩调的研究 | 第16-17页 |
5.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7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校本课程开发 | 第17-18页 |
2.地域文化 | 第18页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六)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9-2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扎根理论 | 第19-20页 |
2.访谈法 | 第20页 |
(三)个案学校与访谈对象说明 | 第20-21页 |
(四)材料分析 | 第21-23页 |
1.分析工具:QSRNvivo11.0 | 第21-22页 |
2.分析过程 | 第22-23页 |
三、彩调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可行性研究 | 第23-32页 |
(一)彩调:以快乐性情,显八桂气质 | 第23-26页 |
1.风景画面清新秀美 | 第24页 |
2.彩调音乐活泼明快 | 第24-25页 |
3.彩调剧目独具地域风情 | 第25页 |
4.彩调表演热衷载歌载舞 | 第25-26页 |
(二)彩调校本课程育人价值研究 | 第26-30页 |
1.地域文化育人价值:培植自我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 第26-28页 |
2.彩调校本课程价值:滋润学生成长,助力彩调传承 | 第28-30页 |
(三)彩调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 第30-32页 |
1.彩调具有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 第30-31页 |
2.政府相应政策创造宽松环境 | 第31页 |
3.社区民众对彩调有浓厚兴趣 | 第31-32页 |
四、彩调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 第32-40页 |
(一)彩调校本课程开发所获经验 | 第32-33页 |
1.遍邀专家,弥补师资匮乏 | 第32页 |
2.编创剧目,贴近学生生活 | 第32-33页 |
3.循序教学,保障课程延续 | 第33页 |
(二)彩调校本课程开发所存问题 | 第33-40页 |
1.课程目标设置问题 | 第33-34页 |
2.课程内容筛选组织问题 | 第34-35页 |
3.课程实施尚处初始阶段 | 第35-38页 |
4.课程评价观念问题 | 第38-40页 |
五、彩调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40-48页 |
(一)课程目标:突出彩调传承,植根学生发展 | 第40-42页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第40-41页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41页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41-42页 |
(二)课程内容:回归彩调本真,激发学生兴趣 | 第42-44页 |
1.课程内容需选取具有育人价值的文化要素 | 第42-43页 |
2.课程内容需选取贴近生活的文化要素 | 第43页 |
3.课程内容需客观展示广西彩调 | 第43页 |
4.课程内容需协调彩调文化个性与共性 | 第43-44页 |
(三)课程实施:立足彩调特性,谋求路径优化 | 第44-47页 |
1.拟定适切的课程文本 | 第44-45页 |
2.培养积极专业的教师 | 第45-46页 |
3.增补生活化教学方法 | 第46-47页 |
(四)课程评价:探寻彩调意蕴,注重校本内涵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一)著作类 | 第51-52页 |
(二)学术论文类 | 第52-53页 |
(三)期刊论文类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58页 |
附录3 | 第58-59页 |
附录4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