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互联网思维 | 第19-21页 |
2.1.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互联网思维的内容 | 第19-21页 |
2.2 网络创业 | 第21-22页 |
2.2.1 创业 | 第21页 |
2.2.2 网络创业 | 第21-22页 |
2.3 网络创业教育理论 | 第22-24页 |
2.3.1 创业教育 | 第22-23页 |
2.3.2 网络创业教育 | 第23-24页 |
2.4 评价理论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构 | 第25-48页 |
3.1 评价体系建构原则 | 第25-26页 |
3.2 评价指标的整理与确定 | 第26-32页 |
3.3 评价指标的建构 | 第32-47页 |
3.3.1 评价模型的建构 | 第32-33页 |
3.3.2 指标的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 第33-42页 |
3.3.3 检验结论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 第48-51页 |
4.1 重视以网络创业的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 第48页 |
4.2 关注互联网思维运用能力融入网络创业教育 | 第48-49页 |
4.3 在实践中提升网络创业的社会能力 | 第49-50页 |
4.4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意识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1-5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